一直在抖音直播读亲子教育的书,感觉还不错,收获多多。
有了一股想把直播读书(亲子关第这一块)给捅上天(做爆)的冲动。
有想做亲子关系课程的冲动,连广告语都想好了——讲得透,用得上,后面再边走边看吧!
父母挑战
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挑战系列的书,老实说对我的触动真的很大,刚读完的《父母:挑战》让我明白亲子关系都指向家庭,最后都指向我们自己。接来了读的是《婚姻:挑战》,已经读了两章,感觉1940年代的书,现在看来依然是这么触目惊心,如此真切。
《婚姻:挑战》讲的是亲密关系婚姻关系,期待打开这本书的探索之旅吧!
可爱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看他的文字就是有一种畅快感。有时候很明显触动我现有的认知,心里会生起抗拒,但是等逻辑展开,又不得不哑口无言。
孩子是先天基因比较重要,还是后天环境比较重要。阿德勒直接反问为什么相同的父母,却会有不一样的孩子。
我的言语中透露着对阿德勒的喜爱,对于这一点我毫不掩饰。关于阿德勒我后面再写文字展开细讲,
课题分离
因为《父母:挑战》是基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所以这本书里面自始都贯穿着阿德勒的经典理论。比如目的论,比如合作的勇气,比如课题分离,今天重点说一说课题分离这个点。
课题分离也就是每个人负责自己的课题,别人无权干涉。我觉得这个理论的背后还是在于激发每个人的自主意识。也不是说我们不可能帮助别人处理别人的课题,而是——如果需要帮助也要别人自己提出要求,自己点头。如果别人干涉了我们的课题,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切断这段关系,这样操作是允许的,你想想看,就是这在激活我们的自我。
这件事没有做好谁受到影响,那这件事就是谁的课题。孩子没有吃饭自己会肚子饿,那么吃饭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无权干涉。
自然后果
课题分离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会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自然后果。
孩子没有好好吃饭,肚子会饿,那么肚子饿就是一个自然后果。孩子没有写家庭作业,孩子自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老师的批评就是一个自然后果。
我们千万不能剥夺孩子体验事情自然后果的权力。因为合理的自然后果,会让孩子学会遵从社会的秩序,孩子学会了遵从社会的秩序,调整自己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样孩子就具备了合作的勇气。
孩子具备了合作的勇气,事实上这个孩子我们就再不能教他们了,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
我当然不具有合作的勇气,一碰到任何困难或者挫折,我就怨天怼地的,从来不是调整自己去拿到自己想要结果。所以我要读亲子关系的书,我要学着自己慢慢长大。
我们常听到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其实也就是要学会利用合理的自然后果。由事情的自然后果是真实发生的,孩子很容易接受并且调整自己。
逻辑后果
我们不光是合理的运用自然后果,我们还要谨慎的运用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就是某个行为的发生,会导致一个相对比较有逻辑性的后果。如果孩子不能和小朋友好好玩玩耍,那么就只能是回家。如果准备好了和小朋友好好玩的时候就可以再次出来。让孩子从逻辑上建议一个——不好好玩就只能回去,如果这个逻辑清晰了,孩子自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当然,在运用逻辑后果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平静友好而坚定。这也就是正面管教里面说的和善而坚定。
变成惩罚
在运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时候,我们应该小心谨慎。
因为我们分分钟会把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变成一种惩罚,在这一点上要特别特别注意。
中午叫你要好好吃饭的了,你看现在肚子饿了吧!不好好吃饭就该肚子饿。你再不好好玩,我就会把你的哦,因为你不好好玩,所以我打你,这很有逻辑。
于是乎,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两个强大的工具,就生生变成了我们惩罚孩子的工具。
惩罚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一感受到惩罚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心生抗拒,拒绝调整自己的行为,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对抗上。
为什么惩罚会失效呢?
改变发生
因为孩子无法从语言层面和意识层面发生改变,只能在体验层面行动层面以及潜意识层面发生改变。
无法从语方层面和意识层面发生改变,那父母就应该停止说教,不要多说一个字,不要唠唠唠唠,也不要讲道理,听不进去的,“妈妈的聋子”都是我们不停说教讲道理导致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牵着孩子的手,让孩子体验到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应该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当发生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情绪这一边,理解体谅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
于是乎改变就发生了,从行动体验潜意识层面。
其实是不是真的会发生改变,我也不太确定。
你可以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