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读随感】:公元前521年的孔子
从数字找偶然,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昨天写了一点,今天,2020年5月21日,就再写一点。
公元前521年,也就是2500年以前,那时候的孔子是什么状态呢?
看看孔子的生平吧: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此处感谢百度百科)
这样算下来,公元前521年,夫子正好三十岁。说到这个岁数,几乎每个人都条件反射地知道“三十而立”。那么,如何才能够立呢?现代人通常的解释是: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
或许正是在这种逻辑下,人们才需要更快的积累财富或者事业。于是,各种创业各种要做一番事业的雄心让整个社会安定不下来。以讹传讹的恶果还在上演。
还是回到夫子的原意吧。《论语》最后一章《尧曰》篇的最后一条是这么写的: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样就很清楚了:一个人是否立得住,不是他有多少事业或者多少财富,根本上,他只有明白了“礼”才能够立。换个角度,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即使有了各种物质基础,除了作为对他人炫耀的资本(其实他人只是鄙视)外,就显得鄙陋不堪了。
夫子在公元前521年理解并践行了礼,这种内心的充盈,让他伟岸地立于天地间。若后世儒家都能够有这样感悟以及心灵世界的支撑,就应了《中庸》里夫子的话:道不远人。
以礼而立,恐怕才是521真正的含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