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形成家校合力?

如何形成家校合力?

作者: 肖丽好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22:36 被阅读0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学生要成人、成才,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将家、校、社三维融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说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而社会便是学校的放大镜。如何形成家校合力?简而言之就是坚持一个原则四个字——“求同存异”!

      “同”,同一个目标——望子成人、成才;同一个方向——阳光、积极向上。“异”,各司其职,守好各自的责任田,学校完成好学校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家庭做好家庭教育——品行与情趣的培养。

      不得不说,当下的学校教育真的已经不再那么的单纯,因为社会过早地介入了学校,而家庭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过于依赖学校,学校承受得太多,以致曾经多少适龄儿童梦寐以求的欢乐且单纯的校园开始内卷成让孩子们想来会有些压抑乃至害怕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去处(越是高年级会越发的明显)。

      我们必须要理性地知道,教育的效果从来都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取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何才能让家校达到1+1≥2的效果?

      首先,要科学、客观地认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更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更有其特殊性,唯有把握好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才能有效地将家庭教育的价值最大化。

      一、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亦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注重好孩子的早期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上进的家庭氛围,才能有助于孩子建立起稳定的情绪与性格养成的构架。

      二、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时时刻刻以高要求要求自身的父母,通常孩子都不会太差。

      然后,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帮亲子沟通捅破窗户纸,搭建亲子和谐沟通桥梁。

      现在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大家都在承受着各自的压力,尤其是疲于奔波生计却又不曾努力自我反思的年轻父母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随着彼此年岁的增长越发的紧张。其实,自从孩子踏入校园后,与孩子相处更多的不是父母而是朝夕相处的老师们,所以相比忙碌的父母而言,或许老师才是更了解他们的存在。亲子间因为忙碌而疏远,因为疏远而问题层出不穷。并非彼此不牵挂,不爱念,只是遇到问题后彼此间都找不到一个合适且正确的沟通方式、台阶,碍于面子,谁也不肯低头服软,谁也不愿主动捅破牵绊的窗户纸。本身问题不大,可久而久之,终究还是集腋成裘。

      遇到问题,绕道,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题从来都不会凭空消失,只是暂时欲盖弥彰被隐晦起来了而已。孩子,是家校的纽带。教师,是亲子矛盾的调和剂。家校因孩子而结缘,学校有责任为维系这份缘出谋划策,传经授道。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孩子出生即白纸一张,父母作为白纸的拥有者,是胡涂乱画让其成为废纸一张,还是笔笔用心勾勒的精品一幅,那都是责任的写照。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是老师,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教育方法的差别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士去做引导,父母可能会更懂孩子这个人,但懂得却不一定会正确地引导。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应当适时予以家长专业的引领,通过专家讲座、家长沙龙等形式为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培养与支撑。如果条件受限,那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用每一个优秀的个体通过家校沟通的契机去影响一个个父母、一个个家庭。

      如果老师是园丁,那么学生就是树,家庭就是土,而社会便是磨炼成长的风雨。欲要成就参天大树,只有固本修枝,才能真正抵御风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形成家校合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wt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