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交子之时,吃饺子”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对于吃货而言它是一道道大餐,对于朴实的农民而言它是农耕时期掌握天气的经验之谈,对于孩子们和我们而言,它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24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耳熟能详的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这个意思。古代春节就是立春这一天,民国时袁世凯颁令将春节定为农历正月初一,但生肖仍以立春日开始计算。立春一般在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正好赶上六九,民间又有“春大六九头”的说法。立春之日人们还有吃春饼等的习俗。
雨水:雨水后,天气回暖,降雨量增多。雪渐渐少了,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天气开始变暖,“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雨水一般在阳历的2月19日前后,多降小雨,所以俗语才说“春雨贵如油”。
惊蛰:“惊蛰至,雷声起”
“惊”指的是雷声,“蛰”说的是冬眠的虫兽,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阳历3月5日左右,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在地下的小动物们,虫卵孵化,万物复苏。惊蛰时节肝阳之气上升,故宜食梨。
春分: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时太阳直射赤道,该日起将一天天昼长夜短。春暖花开,莺飞草长,谚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之说。春分也是插秧和植树的好时节。这一天起,人们开始户外踏青啦。
清明:清明又叫做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一般在阳历4月5号前后。清明时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两年五百多年的历史。自唐代起,民间就形成了祭祀祖先、踏青、插柳、放风筝的习惯。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有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在阳历4月20日前后,这段时间多吃香椿可健胃、理气,提高免疫力。南方则在这一天上树采茶。
立夏: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立夏一般在阳历5月5日前后。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约在每年阳历5月20日前后。小满时吃些“苦苦菜”,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更重要的是保证稻田里的水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芒种:指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一般在阳历6月6日前后,“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将进入梅雨季节。
此时正值梅雨成熟,从夏朝开始,芒种时节便有了煮梅子的习俗,酸梅汤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夏至:每年阳历的6月21日前后,为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
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三庚才头伏”。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在午后或者傍晚容易下起雷阵雨。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民间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
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过后,就是三伏天。小暑一般在阳历的7月7日前后,自该天开始数伏。
伏是藏伏的意思,所以这个节令不宜长时间在外,避免流汗太多。民间多在这一天“晒伏”(晒福),把粮食、被褥拿出来暴晒一天。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会有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农民们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一般在阳历7月23日前后,正处在中伏里,高温和潮湿是其最大特点,人们喜静厌动。饮食上,因多吃丝瓜、茄子和南瓜,姜也是驱寒的最佳食品。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立秋:秋天的开始,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天也预示着丰收的开始。暑气下降,凉气上升。到了立秋,虽然偶尔还会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热归热,没有原来那么潮了。
立秋那一刻,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立秋多在阳历8月8日前后,多数地方有吃西瓜“咬秋”的习俗。
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就是暑气消亡的意思。处暑一般在阳历8月23日前后,此时。秋高气爽,空气干燥,每有降雨,必感降温,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炎热暑天结束,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也正是春困秋乏的“秋乏”之时,宜早睡早起,加强锻炼;饮食上,防止秋燥,多吃时令水果;穿着上,宜“春捂秋冻”,特别不要让肚脐着凉。
处暑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阳历的9月7日左右,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早上草木上开始有了白白的露水。此时节容易出现口唇鼻咽干、皮肤干等症状,应常食润燥之物。应遵守“白露身不露”的古训。江浙一带在白露时节有酿制米酒的习惯。
秋分:和春分一样,昼夜平分之意,自该日起,一天天夜长昼短,因为阳气渐小,也不再打雷了。
秋分在每年的9月22日前后,是北方种植冬小麦的好时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
寒露: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这一天一般在阳历的10月8日前后,是播种的最后季节,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从中医讲,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应该注重养生,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
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霜,形成漂亮的“树挂”或“草挂”。
这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立冬: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在11月7日前后。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物。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
小雪:我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小雪多在阳历11月22日前后,此时节,外面寒冷,屋内燥热,大家要当心“上火”。小雪还是冬储白菜的季节。
小雪时,腌腊肉是南方人最熟悉的民俗。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另外吃糍粑也是南方在小雪的习俗。
大雪: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到了这个时段,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冻雨、雾凇等特殊气候现象也成为该时节的独特景观。
此时,“观赏封河”也是北方独特的景观。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里的水往往都被冰冻起来,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冬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前后,北方留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而南方是吃汤圆。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小寒:阳历1月6日前后,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购置年货,为春节做准备了。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大寒: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约在阳历1月20日前后,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这一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END
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