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对门的认知从冰冷的物质,到随时光涌动它又被赋于了很多新的意义,并不是每扇门都可以从外面或里面打开。
芸是个十分开朗的姑娘,每次见到她,你都能从她的脸上看到笑容。她不精于打扮,所以在同龄人中看起来稍显老气。
芸很中意眼前这个少年老成的异性朋友甘。虽然前几次会面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进展,但她决定要想想办法,给这个男孩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路上芸的眼睛总是含情脉脉,举止仪态保持优雅,但甘始终和她保持着一段距离,仿佛永远无法被打破。两个人尴尬的聊着一些天上地下看似毫不相关的话题。
终于在晚饭的时候,芸选到了一家气氛浪漫的餐厅。酒店的门头和内部装饰都做的古色古香,桌与桌之间都有隔断分开,酒过三巡后,甘的话题也变得多了起来:从文学到美术再到哲学,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自己粗浅的观念。芸表现得像一名聚精会神的听众,但此刻她脑海里已经开始憧憬着和这个男人之后的生活景象。不由地嘴角又上扬了几度,当然甘不知道此刻她脑子里想的东西,还以为她在赞赏自己的那些观点。
恰巧在这个时候,仿佛是上天故意安排,一个卖花的姑娘主动上前推销:“先生给你的女朋友买束花吧!”
甘看出对坐的芸有些羞涩和期待,同时他的手也下意识地向钱包摸了摸,但最终还是面带笑容对卖花的姑娘说了声:“抱歉,她不是我的女朋友”,随之而来的是一小段时间的尴尬与沉默。但无论如何,时间总会过去。
“少喝点儿,一会儿还要坐车赶路呢!”甘的眼睛并没有看着芸,只是望着座位旁的窗外说着。
“没事的,难道你忘了,这次比上次喝的整整少了一瓶呢!”芸紧握着杯子,像被催眠了一样,两眼一动不动地看着甘,甘下意识地躲避着芸的目光。又是可怕的沉默,现在就是一根绣花针掉地上也能听的很真切。
小城的夜晚没有大都市那么繁华,晚饭后的街道上人影稀疏。虽然两个人并排走着,但此刻芸反而感觉到更加的孤独。她的精神有些游离,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个人回到宾馆的。
不久后,芸因为工作原因调回了老家,虽然临行前她有些犹豫,是否要和甘说一声,做个有仪式感的道别,但最终她还是悄悄地一个人离开了。
八十年代手机并不流行,芸坚持每周和甘通信。慢慢地两个人感觉又熟络了起来。
现在的芸,事业已经稍有起色,她决定再次来到那座三线小城和甘见上一面。这次充满期待的约会并没有芸预想的久别重逢后的拥抱,甘依旧和她保持着那段无法突破的距离。
芸给甘看到的是自己最好一面,这次她释然了,虽然没有打开甘的那扇门,但她打开了自己的。
芸:“来了?”
甘:“来了!这次待几天?”
芸:“还没定呢,看情况呗。”
甘:“哦”
五年前的甘和五年后的甘变化不大,除了是话题终结者外,现在仿佛又附加成为了气氛终结者。小城的见闻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时间节奏飞快的大城市也不能轻易改变甘。他也不清楚是谁给自己在内心上了一把锁,又或许是很多把锁。
记得甘第一次见到芸,就被对方的乐观和开朗深深地吸引住了。甘知道这是他自己缺失的东西。他也曾幻想过今后如果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会不会给现在自己一潭死水的生活增加一笔靓丽的颜色。
甘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对自己限高限长的人生总是提不起半分兴趣。他的生活更像是一种附和,别人开心他假装开心,别人伤心他便假装伤心,世上那些事好像压根儿就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这些年他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难以对外敞开心扉,但那次在餐厅甘确实是动心了,他本想买下一束玫瑰并确认这份感情,那一刻他的内心有些激动,但突然间自己的情绪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拽了一把,那份不安和兴奋再一次乖乖地被锁在一扇无形的门后。而这些年他的感情生活几乎都是由芸的信件陪伴度过的。
这天终于要和芸再次见面了,甘兴奋地一宿没睡,见面后的场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演练了几个不同的版本。但并没有意外,见面后甘又一次陷入了一片寂静。不知道为什么,甘的情绪中大部分都是那种死寂。他不光是话题终结者,更是情绪终结者,整个约会也顿时变地索然无味。最终两人简单地道别后就此分开了,也中断了之后的联系。
几年后,随着机缘巧合甘来到了大城市。芸在她的小城安心地做起了公务员。两个人的故事算就此先划上了一个句号。
大城市的节奏和诱惑确实对甘造成了一些影响,买房置地,吃喝玩乐,空虚却有趣的日子弄的他身心疲惫。几年时间,仿佛是从他身边悄悄地溜走。他至今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做出那样的事。但这一切加重了他对平淡至真更深的认识。起初甘在大城市学到了不少有关人情世故的事情,通过不断地学习他初步具备了所谓的亲和力。打开一扇融入这个社会的门。开始甘还十分自得,觉得自己已经有所改变了,不管今后能不能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至少今后的生活应该会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但渐渐地甘又一次被自己的世界吞没了,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生活上。别人在钻研业务努力赚钱的时候,他固执地玩着自己的琴棋书画烟酒糖茶。别人在外与人交际时,他在尽心地修剪自己种的花花草草,此刻他的生活已经活成了大多数人羡慕却学不来的样子。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保持这个状态,有多么的艰难,尤其是现在他已儿女成双凑成了好。
大城市的私企对一个普通且倔强的中年人来说大部分时间并不是那么友善。虽然甘觉得自己和那些年轻人没什么两样,但好多时候在初选时已经习惯性地把他刷掉了。大城市有时就像是将要入海的江河,他在不*断地向前奔流,那些年轻有力的浪永远是主流。
有时候甘觉得自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描述的懵懂少年,唯一不同的是他老了,而且越发倔强了。年少时的记忆常常刺痛他,记得儿时一群小伙伴正在课间快乐地做着游戏,突然,有个同学拿出了一袋零食,小伙伴们都应声去抢。甘被这些突然拥抢的人群推搡着,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随着零食被弄地洒落了一地,孩子们便开始在地上拼命地捡食。那一刻的气氛深深憾动了甘幼小的心灵。他也不受控制地加入了大家的行列。
仿佛本该如此的行为让甘觉得很反感,尤其是那种非必须的追求和欲望。但他却生活在这样一群人中间,甚至自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
这群小伙伴现在都长大了,变老了,一道道人墙也早已建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堡垒,甘在这些年不断碰撞着这些结实的墙壁。有时他也会力不从心,也想挤入人群中变成这墙壁和堡垒的一部分,但很难发现缝隙,即便他偶尔发现缝隙挤进去了片刻,那种窒息感很快就让他打起了退堂鼓。
甘现在已经老了,至于那些门后面有些什么,他早已不在意了。他很庆幸自己已经老了,这意味着这段突如其来的旅途终于快要结束了,到了现在似乎所有的往事都已经和他暂时和解了,那些瓜葛这辈子是解决不了了,只能寄希望于如果有的来世了。在尘世间他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被按入缝隙中的一个物件,虽然看着不和谐但卡在那里却刚刚好。
甘对儿女未来的规划异于常人。他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周游世界传播信仰,做个自由且有信仰的人。对女儿的规划更是遭人讥笑,但他的内心却十分坦然,他希望女儿能选一处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做一名道姑,游山玩水之余锻炼身体并参禅悟道。跳出这尘世间,做个自由且自省的人。他也知道这些希望如果想成真都十分渺茫。不出意外的话自己的子女还是会再走一遍人人都会走的老路。
又是一个同样的清晨,甘早早地收拾妥当走出家门,当地铁的门缓缓关上后,他几乎也同时微微地闭上了眼睛,走出地铁站的门后,他一路上目不斜视,又一头钻进了公司的门里。这一路上出现了无数道门。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但绝大多数,无论是从外面或从里面都无法打开。甚至直到现在甘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门”里还是在“门”外。
甘喜欢的时光是在夜晚,尤其是一个人在黑漆漆的房间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任由思想自由地延展,身体慵懒地卷在椅子上,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嗅着茶香。他也喜欢阳光明媚的白天,虽然那一束束阳光刺地他睁不开眼睛。他喜欢春天的万物待生,也喜欢冬天大地的孕藏。他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着这个世界,爱着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