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德不配位,但既然被组织信任委任这一任务,我觉得自己就要有一份身先士卒的责任感,要有一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担当。
自2018年,建立县级名师工作室至今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一路走来,可谓艰辛,其因诸多,不再赘述。但我的思考和做法是:
1.所谓引领,对于当下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真正让教师改变的不是“技”(当然“技”也重要),大家有很多的机会,如: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外出培训、校本教研、自主阅读等都可以让教师获得长足的发展,而真正要改变的,我觉得是思想,是行动力。因此,我觉得通过互相谈心、自身影响转变工作室成员思想认知,才是主持人要做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有意义的工作;
2.从当下教师普遍存在的不爱读书为源头,寻找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理论修养偏低,知识面欠广,教育视野欠宽。开展工作室统一购书,开展共读共分享共交流,帮助和督促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分享,互相碰撞,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3.注重教育写作的培养。目前,工作室的成员基本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有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他们存在的问题是诸多好的经验、独到的思考、优秀的管理经验、有价值的家校共育等等都不能通过自己的笔触有质量的呈现出来,直接制约这些优秀成员教师的成果推广和广泛传播。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有计划的安排他们以我出的话题为先导,有步骤的开展教育练笔。在循序渐进的小练笔中,养成自觉记录和反思的习惯,形成善于发现和捕捉教育美好和故事的意识,进而提高总结和梳理、提炼的能力。用反思来反哺课堂;
4.重视立德树人工作。我们几乎全国性的普遍教育问题,是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们有责任将教师从知识传授轻视德育培养的错误路径上拉回来。于是,我们做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实践研究,通过工作室课例展示,逐渐引导大家重视立德的教育;
5.与工作室的名称相适应,我鼓励成员在工作中要敢为人先,要敢于打破世俗的观念,要敢于担当,要敢于承担责任,在工作方法上、在教育追求上、在育人策略上、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都应该打破一些不适合当下的东西,做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大胆创新。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让我们怀着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以一颗对教育理想的敬畏之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科学思考,做好教育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