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学,课程建设、教育理念、特色活动,哪些可以对学生产生影响?
晚上加班,我仔细翻阅了孩子们完成的《成长在路上》实践活动单。这是德育处设计的活动,我却看到了实现十大育人目标之“学会反思”的可能性。
活动单的内容设置很简单,就是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2021年你的收获、难忘的事,第二部分是如何正确打开2022年。孩子们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差异非常大,对自己半年的学习生活总结也有差异。
其实,早读巡视时,我已经看到了孩子们的作品,也拍了一些写得好的,但是坐下来翻阅全校学生的我还是看出了很大的不同。
一、书写习惯很重要
书面作业首先带给人感觉的是书写效果。一至五年级学生书写差异比较大,写字最认真的应该是一年级的同学,尽管是铅笔字,但写得工整用心。有一个二年级的同学,句子写得很长,看得出来他为了写好费了很大的劲儿。三至五年级每个班有几个孩子的书写看不清、字迹不工整,让人产生“浪费纸张”的感觉。有的同学画的好,写得也好,赏心悦目。



二、表达能力很重要
大多数孩子很用心地反思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总结了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谈到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谈到了自己最初的担忧、紧张,到现在的熟悉、喜欢,让读者一看就清楚他的意思,并且语言表达很有特色。
听清楚、讲明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基本的要求。
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勇气更需要语言。
三、思维很重要
这两道题要求清楚明白,也比较好回答,但是竟然出现了三四年级的学生没有理解题意的现象。有的孩子仅仅画了几个小孩,也有的写了两三句话,还有同学回答“2022正确打开方式”时说“过年好”,画灯笼,丝毫没有其他表达。
一年级的孩子说,2022年要继续坚持3+N活动,全校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会继续坚持每天坚持阅读、练字、运动打卡。

四、持之以恒很重要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从开学第1天的写字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一些同学天赋资质都比较好,但做事毛躁混乱,不注意积累,有些耽误自己的青春年华。
最初“成长365”就是想鼓励孩子每天坚持做一件事,长年累月坚持,一定会有大的改变。



记得一位科学家说,“教育是什么?就是把把老师教的全部忘掉以后剩下的。”我欣喜的是,全校那么多孩子提出要继续坚持3+X说明这项活动深入人心了。
双减下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素养。孩子能够主动提出坚持阅读运动练字。就说明这些事情已经深入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习惯性的工作,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走向深入学习,走向深入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