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武志红老师的公众号。读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启发。对于情商这个概念,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前一段也听到很多对于情商就是个伪命题的论调。武老师对于情商的解释和分析让我看到在不去探讨概念本身,而去挖掘概念背后的内涵时,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
首先,情商这个概念的提出者认为情商包含五个方面:1、解自身情绪2、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识别他人情绪 5、处理人际关系。 而提升情商,让别人觉得你做事说话有分寸感、相处舒服。其实就是要关注你的情绪感受,以及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
其次,也是我觉得特别有收获的一个点就是。情商低的人往往活在一堆道理之中,而没有关注到情感。这样往往会发生的一个情景就是:1、讲道理,2、争对错。过分注重讲道理的人会活在“应该”当中,而没有活在“真实”当中。当然,很多人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思维当中,也是跟早年父母的教育中过多看重道理的教育,而没有很充分的关注子女的情绪感受。父母如果通过要求、应该、对错同孩子沟通,而不是更多通过情感来沟通,会使孩子丧失对外界情绪的感知敏感。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子女成年之后的思维变成了:人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他们应该怎样。
最后,如果一个人在“讲道理”的模式中越陷越深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是:分裂和强迫。分裂:要判断对错的思维在遇到复杂的环境和问题时往往是失灵的,因为很多事情很难说得清楚对错。而当遇到一个人的对和错的两面时,对错思维的人很难讲这个人统一起来,从而造成了判断上的分裂。强迫:“道理”和“应该”跟自己的感受“冲突时,他们首先是压抑自己的感受,或者让自己的感受让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由此构成强迫。通过强迫的方式让自己去做事,容易让自己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
其实应该思维和对错思维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应该思维。反思自己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会陷入到应该思维中。有时让亲人和朋友觉得不近人情和决绝。在工作中的应该思维 也会让同事以及上下级之前存在更多摩擦。而且如果仔细分析下我父母的相处习惯也会发现明显的应该思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会用自己的感受来要求你。比如在你不渴的时候强迫你喝水,在刚入秋时要求你穿秋裤。。。。。这是很多父母的思维习惯,不经意间就过继给了孩子。所以要克服这个思维习惯确实需要时刻提醒和反省。加强情绪的感知能力和用情感交流思考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