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说到春节,总让人想起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管弦乐《春节序曲》。这首曲子气势恢宏、热烈欢快、喜气洋洋,充满了中国韵味、时代精神和现代气息,已成为很多春节晚会必不可少的曲目。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差异较大,但过春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过春节还真是有“序曲”的。我们说的“序曲”,其实是过春节之前由若干个不同的习俗来作春节前的铺垫,或过节前的准备。这个过程显得舒缓、绵长、温馨、欢乐、动情,充满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序曲”奏响的第一个音符应该是冬至。《清嘉录》记载有“冬至大如年”,冬至这天,北方吃馄饨来应节,南方则吃汤圆。《载敬堂集》记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春节“序曲”的第二个音符当数腊八节。腊八节源自上古时代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习俗,其主旨与春节相通,时间与春节更加临近,故而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了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腊八节食香气扑鼻的腊八粥这种习俗南北几乎无异,既充满喜庆色彩,又有温暖的亲情,也浸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进入年关阶段,稍有差异的是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这个序曲大都是通过童谣的方式表达出来,各地有各地的味道,那种掰着指头唱儿歌的童趣,表现了小孩盼望过年的喜悦心情。“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扬尘;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打糍粑;二十七,买鱼肉;二十八,宰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日关起房门吃一日。”这种童谣的版本,也不尽相同,但大体相差不大。比如,南方腊月二十四这天扫扬尘,表达的是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过小年的心情,小年这天要在堂屋的桌子上摆几碗鱼肉饭菜,点上几炷香,祭拜祖先,请祖先回家过年。过了小年,二十五就忙着打豆腐,二十六腌鱼腌肉,这时候的腊味更浓了,要挑选上等的鱼和肉腌制、晒干,留着第二年春耕时节食用。
备年货是春节“序曲”最美的乐章。以前,在南方乡村,一年到头只打一次豆腐。腊月二十四晚,将上好的黄豆放到木桶里,用清水浸泡一晚,二十五一大早,把泡涨的黄豆捞干放在木盆里,再加上适量的水,摆好石磨、木桶,开始磨豆浆。然后将豆浆倒进大铁锅里,用大火把豆浆煮开,再将煮开的豆浆倒进木桶冷却,再用石膏粉加上水,搅拌均匀,然后慢慢淋在豆浆里,用锅铲轻轻地搅动,倒在包布里,将包布的四个角拉紧,上面压上锅盖,锅盖上面又压上大石头,豆浆水滴干了,豆腐就算做好了。豆腐做得好与坏,关键就在点浆上。那时,打好的豆腐不是直接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炸豆果或炸豆腐丸子。还有一款炸萝卜丸子,那也是味道非常鲜美的。办年货大都就地取材,用自家种的蚕豆、玉米、红苕、花生等,通过柴火的炒制,制成味道香脆、老幼咸宜的炒货。还有腌制腊鱼腊肉,这些年货都充满了人间烟火味。
游乐活动是春节“序曲”最欢快的音符。在南方乡村,游鼓锣是大年三十不可或缺的活动。夜幕降临,村子里的小伙子们集合在禾场上,抬着鼓锣,边走边敲,挨家挨户游走一遍。各家主人放鞭炮迎接鼓锣队伍。若是哪家当年娶了媳妇,或盖了新房、生了儿子,鼓锣队便会在这一家敲打得格外起劲,停留的时间也格外长,以示对主家的祝福。鼓锣敲打得越长,鞭炮也燃放得越旺。据传游鼓锣可驱鬼辟邪,保平安吉祥。这一传统习俗,给乡村带来欢快热闹的氛围。
守岁则是春节“序曲”中最为静谧而温情的乐章。除夕夜,厨房的火炉里,放一个大大的枞树兜,用柴火把树兜燃旺,一家老小围炉而坐,吃着那些炒香的花生、蚕豆等,聊着对生活的向往和希冀,一直到转点,这就是守岁,至此,春节“序曲”才算演奏完毕。
在南方乡村,大年初一开门才是春节乐章的正式开启。开门的这一刻,家家户户拿出最长的鞭炮在门口燃放,有条件的人家还会燃放烟花。大家喜气洋洋,开门迎春接福,整个春节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来源:黄石日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