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80后的2019上班这点事儿
60后告诫80后:90后干掉80后时从不说抱歉

60后告诫80后:90后干掉80后时从不说抱歉

作者: 拥衾听雨待晚虹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22:08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退休在家的60后的老妈转发给我一条微信文章,不同于别人家的父母传统常见的转发题材(养生保健、生活妙招、惊天新闻一类),这次居然是职场警示题材!标题触目惊心,写着几个大字:90后干掉80后时从不说抱歉。看到老妈转发给我的警示性文章,我的内心顿时惶恐起来。惶恐的是老妈对我寄予的厚望,看来是很操心我会不会被90后淘汰,但是想必我老妈一定不能想象,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被90后淘汰了吧。

文章看起来应该是一位70后的管理层写的吧,语气中透露出对80后职场老油条们表现的无奈,以及对90后初入职场的小牛犊们的欣赏,更多的还是嗅着90后身上那种“不畏权威”、“追求自由”的气息,缅怀自己曾经也无所畏惧的“青春”吧。

作为一个80后,一个自己都不自知是何时被干掉了的80后,深深地感受到了精神上已经被干掉了,肉体依然存在于职场中的压力。不知不觉,已经毕业10年了,曾经一起走出校园、走进职场的姐妹们现在也都逐渐走上了不同的路。少数已经离开了职场,在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太太,大部分还在职场中煎熬着,混得好的也许有,但不多,多数还是开开心心地当着一颗螺丝钉,在公司做着基层工作。

近两年超过30岁后,和这些年纪相仿的姐妹们交流最多的就是生存问题。生存问题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工作。林语堂说人类是唯一在工作的动物,可是我觉得如果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马斯洛的五层需求,那么动物们也一样,在为了实现它们的需求,而努力着,只不过与我们的区别在于要实现的需求在不同层级而已。

一个在传统企业做开发的闺蜜,前几日和我闲聊时说到:公司调整系统,一位年龄稍大的同事因为不会用相应的语言来修改程序,便由一位年轻些会那种语言的同事来教他,两人一来二去教了几轮之后,年轻同事便在背后吐槽说教也教不会,写得乱七八糟还把原来正确的改错了,还不如自己来做……闺蜜十分担心自己如果有一天也接到了类似的自己不会的任务该去找谁学,同时也考虑到传统产业近几年业务逐年萎缩,效益日渐衰落,如果真有一天在这家公司干不下去了(其他分公司已经在裁员,已经有在公司工作十余年的同事面临生存危机),出去是否还能找到新的工作,还能靠什么养活自己?与闺蜜聊这个话题期间,自己也对未来产生了惶恐之情,想到自己已经有四年多没有换过工作了,惶恐之下赶忙下载了一些招聘软件,想看一看现在职场的招聘要求。一看之下更是惊慌,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0岁以下,公司寿命也基本在2年左右;规模稍大一些,年龄也长寿一些的公司,基层和中层管理岗位年龄限制也基本在35岁,高层管理岗位的要求自己又确实达不到。这也就是说,因为你是80后,并且没有成长为管理层,那你就被淘汰了,即使今天还活着,明天或后天,总有一天你也会被干掉。

好吧,年龄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那我们就人为地忽视它吧,我们考虑考虑技能?我是1985年出生的,我的同学基本上是1984-1985年的,可以说是80后的平均值,我们毕业于2007年,那一年,iphone第一代才刚刚问世,那时候的苹果还不支持App store。 android手机?不好意思,也还没出生。那时没有同学有智能手机,那时的联络工具还是QQ,微信是在4年以后才出生的,也就是说那时候不会有人知道什么微信小程序。大家上大学学过的开发语言只有最基础的C,C++,C#,JAVA还是公选课,更没人知道什么是IOS系统。那时候没人会想到,若干年后,把我们干掉的90后们,会用微信小程序做营销、推广,会用各种社交APP把自己经营成品牌,更不会想到他们可以用几个月甚至只有几周时间,开发一个APP,接下来这个APP会一夜之间传播到所有有中国人的地方,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我们尽力接受、尽力追赶、尽量学习,但是有些人可能能赶上第一梯队,把这些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去和90后竞争,有些人却只能被远远地落在后面,边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娱乐生活,边把自己越来越有限的时间,消磨在别人创造出来的世界中。

也许你会说,我们大多数人做的工作并不是专业技术类的工作,我们在职场生存,一大半靠的是经验。所谓经验,就是我们在一个地方干久了,有人脉了,混得脸熟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有“面子”了,我们的个人信誉就是让我们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存活下去的依靠。可是,我们辛苦积累的信誉在以后真的还会有这么重要吗?如果你是富士康流水线上一名勤勤恳恳的工人,一直以来信誉良好,忽然有一年,你身边的工友兄弟姐妹,不知为了什么原因,陆陆续续十余个人从窗口飞身而出。你既同情他们,又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于是你要向你的上级证明你是绝对不可能做出同样的事情的。当你用你一直以来的良好信誉为自己书写了一张“良民证”,向你的上级表达忠心时,换来的却是被辞退。但是你又能怎么办呢?再也不可能有工人跳楼了,因为流水线上全部换成了机器人,已经不再需要有工人了。你不担心,你拿着遣散费来到了另一家工厂,继续在流水线上当工人,但是总会有一天,当你踏出一家工厂大门时,惊讶地发现全世界的工厂全部都换成了机器人作业。那时,任你在多少家工厂的多少条生产线上积累下了多少良好的信誉,都像工厂淘汰下来的旧设备一样没有价值了。可能你不是这个流水线上的“良民”,而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良民”,多年以来,你在商海浮沉,你在交易中从不弄虚作假,永远对你的生意伙伴诚信友爱、互惠互利,你拥有的是受到你的合作伙伴无偿信赖的良好信誉。忽然有一天,就在流水线上的良民走出最后一家工厂的那天,你发现全世界的贸易形式改变了。有一项新技术实现了交易双方不需要知道对方的身份,不需要对方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作为交易担保,甚至不需要知道对方过去的信誉,他们只要凭借一些存储在各处的加密信息,知道谁存在于他们的交易网络中,便可以任意选择这些人作为他们的交易对象。你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轰然倒塌,你对新的交易形式只能接受,不能抵抗。这一天还会远吗?区块链技术进入中国,转眼间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态势,恐怕不久的将来,结果只有比预想的来得更猛烈。

你觉得这一切难以接受吗?我觉得不,我觉得更难以接受的是文化和思想的变革。在我们上学时,学到的除了知识,还有“文化”。我们被教育“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被教育“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被教育“给予比接受更快乐”。于是我们带着这一套想法进入了职场。在职场中,我们尊敬比我们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当然,也不是凭白学别人的经验,我们学会了前辈教的技能,就要用来协助他们完成工作,我们遵循互利互惠、互帮互助的原则。偶尔在工作中和别人有了矛盾分歧,我们虽然不能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我们试着去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就算最终理解不了,也还是会尊重别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做法的权力。有了利益,我们会谦让,会想到利益不是通过我一个人努力而产生的,是集体的努力才得到的,分配时也应该照顾的周全……我们在做了这么多之后,忽然有一天发现我们从小学习并且一直遵守的美德,变成了糟粕。而“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口无遮拦、异想天开”变成了社会追捧的主流文化,职场上初出茅庐、还不能赚钱养活自己就敢夸下海口要改变世界的愣头青成了精神偶像,靠着一张整容脸在网上直播卖三无小作坊化妆品赚得盆满钵满却把用户坑到烂脸的女主播成了励志达人……当我们手捧着公司颁发的“十年老员工奖”的奖状自我陶醉时,公司却在花远高于我们薪酬的高价去挖那些高喊着“在一个公司干超过两年你就out了”的互联网“职场精英”。没什么变化是比文化的颠覆更让我们惶恐的了,这变化只会让我们担心会不会一觉睡醒推开门就听不懂外面的世界在说什么了。

也许你觉得我痛恨这世界的变化,你觉得我接受不了这世界的变化,但是你错了,我完全能接受,无论是世界变了,还是自己被淘汰了。第一批掌握打猎技能的原始人,他们是族群里的优胜者,但是当畜牧技能发展起来后,他们便被淘汰了。第一批掌握在竹简上雕刻文字的人,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但是当造纸术发明后,他们便被淘汰了。这种淘汰是科技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我只是想对自己、对我老妈、对我的闺蜜、对和我一样惶恐和担心的同龄人们、对失业的高速路收费站员工、对城市化后不知该干什么的农民说,我们不是被淘汰了,我们只是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我们只是作为铺路石承担完了让历史车轮滚过的重任。来者不可追。如果可以高唱凯歌一路前进固然最好,如果不幸倒在了向胜利冲锋的路上,也是为胜利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至少在最后还为后来者腾出了前进的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0后告诫80后:90后干掉80后时从不说抱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g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