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乱时分,如果当个书呆子,就算学成两脚书橱,也不过是活生生送上的靶子,乱世人不如太平狗啊。
所以孔夫子那个时代的给君子树立的目标或者教育学生的方针是有志于道,站在德的高处,以仁为本,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日常活动。他的学生如果道德仁心有了,再学会多才多艺,自然在乱世中也能有所作为。
这才是儒家君子之风,可惜宋朝兴起理学之分,腐儒成性,明朝,清朝,概莫能外,所谓儒生,不过腐臭居多。多少聪明人,营营役役于道德文章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可惜了,这些儒生门既不能推动时代进步,反而是知识越多越爱内斗,有时候看东林党之乱,只能送一句官话给他们,知识越多越反动。若孔夫子泉下有知,估计要怒上心头,持剑过来砍了这些借着儒家名义卖狗肉的腐儒们。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