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乔觉(一)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4-02-14 05:09 被阅读0次

1300多年前(公元797年),九华山开山祖寺“大成寺”中,弟子们从地宫中取出一个陶缸,缸里面安坐的是已经圆寂了3年半的金乔觉。

弟子们遵照师傅的遗训,打开陶缸,结果奇迹出现了:师傅颜面如生,移动躯体骨骼有声。

这个奇异的瞬间,彻底改变了这座大山的命运,也开启了一个人和一座山的故事。

金乔觉在当地被称为“九华老爷”,他是盛唐时期古新罗国的王子,原名“金守忠”,他的父亲是至德王,母亲是成真王后。

当时大唐的佛教背景,前有罗什东来,后有玄奘西行,对释家文化的经典翻译已基本成型。

盛唐文化吸引了大唐周边国家和子民前来学习,金乔觉就是其中之一。他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大唐,回国后,由于受不了王室的尔虞我诈和诸多纷争,他选择了出家。

金乔觉法名“地藏”,所以人们也叫他“金地藏”。

24岁时,金乔觉渡海,独自一人抵达浙江临海。他一路西行,风餐露宿,因为疲惫和饥饿,倒在了一个叫做“老田吴村”的门口。

财主吴用之发现了他,将他带回家。在吴家的悉心照料下,金乔觉苏醒了。

为了感谢吴家的救命之恩,金乔觉作了一首诗,无意间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弃却金銮纳布衣,浮海修行到华西。原生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而今飨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告别了吴用之,他继续前行,来到九华山下。那时的九华山,虽然人烟罕至,可在金乔觉的眼中,这座层峦叠翠的山峰恰是修行的好场所,于是他便卓锡九华。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相传僧人金乔觉从新罗国航海来华,到达今天安徽省的九华山。九华山原是青阳县居士闵让和的属地。金乔觉向闵乞求一袭袈裟之...

  • 地藏王菩萨——金乔觉的故事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作...

  • 79年,安息的新四军女战士

    这里,曾因一座古寺闻名遐迩。盛唐时期,金乔觉在此迈开了“九华初步”,500多名僧侣在此暮鼓晨钟,佛事鼎盛。

  • 禅修,蝶化的过程

    读佛即是拜佛,继《六祖慧能传》《文殊菩萨传》之后,《地藏菩萨传》是我拜读这套系列里面的第三本书。金乔觉原是...

  • 历史第一章~张良 秦汉交替

    爬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特请了一位导游。 导游说,地藏王菩萨原名金乔觉,是韩国人,贵族出身,早年曾来大唐留学...

  • 尼尔斯·乔金森

    尼尔斯开始严肃地进行街头摄影的日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虽然随着手机摄影和公民新闻的兴起使得这一拍照形式成为今...

  • 第九章:九夜的戾气

    金乔觉用佛印锁住了九夜的元灵力,以防少年作恶,九夜全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就算元灵力被锁住了,他也会一直成长,一旦...

  • 金地藏的山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是中国地质公园,也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由李白诗而得名。 1300年前新罗王子,金乔觉在此修行,9...

  • 春归乔木 || (四)该遇到的人终会遇到

    (四)该遇到的人终会遇到 绿乔找到了江湖。江湖当下无事。于是,绿乔便约江湖一起去寻找手镯。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绿乔觉...

  • “划小圈”:如何从业余玩家变成专业?

    “划小圈”这个概念,来自我最爱的一本书。 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 乔希·维茨金非凡人也,不到30岁,文武双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乔觉(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h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