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市芝加哥西郊有这样一个学校,学生老师互称弟兄姐妹,学生会自发地聚集唱赞美诗,教授会以祷告开始课堂,大家因共同的使命和异象为建立一个全新的、超越界限的国度而学习、生活。在几乎所有大学都世俗化的当今,它仍持守着大学创立的初心----For Christ and His Kingdom.
这个学校叫惠顿-Wheaton College,被称为“基督教哈佛”,享誉全球的基督徒群体。
惠顿学院,这是一个在留学生圈里鲜有人问津的学校,即使一般提到惠顿也是马塞诸塞州的Wheaton College(美国有两个重名的Wheaton College, 我们在IL!)。 因为基督教信仰为核心、所有老师学生都是基督徒的特殊缘故,我们学校几乎没有在国内高中、中介机构或者见面会巡展上有任何宣传、招生。或许一听到基督教学校大家就会联想到宗教色彩浓、天主教修道院,记得我外婆曾经就紧张地问我进去是不是要学神学,出来能不能正常工作生活等等......这次请允许我带大家走进一个真实的惠顿,一所在美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的大学。
·概况
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 (IL) 成立于1860年,是一所基督教新教福音派的私立小型文理学院,地处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西郊惠顿市。同大部分文理学院一样,学校专注于严格而精致的本科通识教育,本科生约2400,教职人员300人,本科生院下属文理学院和音乐学院。此外,学校还提供部分专业如心理咨询、跨文化教育、圣经研究的硕士及少数博士学位。校训是“为了神和他的国”,吉祥物是猛犸象,主题色是海军蓝&橙色。学校在U.S.News综合排名约60上下,被普林斯顿评论誉为“结合学习和信仰最好的地方”,今年在“最好的教授”和“校园生活”方面名列全美前十。教育学、心理学、圣经研究、音乐等是学校的强项,著名校友有美国布道家葛培理(Billy Graham 43’), 神学家约翰 派博(John Piper 68’) 等。
·学业
惠顿本科有40多个专业,还有一所颇有名声的音乐学院 (Conservatory)。学校秉承博雅教育、全人培养的理念,对本科生有严格的通识课程要求,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史哲、艺术等等领域。但作为Christian college,惠顿教育也是独树一帜:将信仰的视角带入学术探讨,且特别设有基督教核心课程-所有学生必修新约、旧约、基督教思想、话题研讨会等。这么多必修,Wheaties们学业压力蛮大,都是勤勤恳恳周末还在做作业那种。
尽管是基督教学校,惠顿的学术风气很自由,不会因为信仰而在学术上打折,同学和老师也都非常开放地讨论学术中与信仰相冲突的问题。比如生物、地质的教授从不回避进化论、地球年龄等问题,而是积极探索圣经和科学的关系。各学科教授会结合信仰来看专业领域的问题,比如城市研究的教授会讲新教徒对于城市的偏见,圣经中的城市,及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城市,环境科学的教授讲到对创造物守护的使命。很多视角、解读都令人耳目一新。
惠顿的实践学习、海外学习项目也颇为丰富。除了西郊的这块校园,惠顿在威斯康星州有一个户外领导力兼课程基地,在南德科塔州总统山附近有一个科学基地(笔者暑假在那里上了两个月自然博物学、生态学课,一半时间在山野里采样,终生难忘),与芝加哥城南的Woodlawn社区合作有Wheaton in Chicago项目,海外交换也是应有尽有。大部分学生的四年不是安分守己呆在惠顿校园过的
·校园生活
禁酒,niche派对生活评级D+,没有兄弟会姐妹会......然而这些都不妨碍惠顿学生有丰富到选择恐惧症的校园生活。学校特别强调 community和关系建造,所以各种创造条件进行集体活动。比如每周一三五上午10:40-11:20 我们全校集会有短敬拜(很现代的乐队+演讲嘉宾),每个月有一次全校的圣餐礼拜,宿舍楼层的集体活动频繁,学生社团、社会事工团体极其丰富。可能由于音乐学院的缘故,惠顿常年有世界顶级的艺术团体来演出,芝加哥交响就日常光顾。加上琳琅满目的lectures, panels,大家经常抱怨每天晚上都有太多好的活动发生,不知道去哪个。学校是residential campus, 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宿舍楼或者学校附近房子。学校食堂还是挺不错的,一层美式快餐+一个咖啡店,二层自助,据说曾经还排过全美第一。
·学生群体
如果用几个词概括惠顿学生的特点,那应该是:敬虔,友好,聪明勤奋,有使命感。
基督教之于惠顿学生不是一种宗教式的枷锁,而是一种释放生命的自由。信仰在这里如自发而旺盛的火,在赞美之夜全体学生举手敬拜时,在同学聚集祷告时,在互相诉说自己的挣扎、疑惑时跃动、喷涌。笔者从小在教会长大,但此前未曾见过这样大批敬虔的青年。
小学校加之共同的信仰,惠顿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之间感到亲切、信任(手机都随便扔在桌上),是一个经常鼓励他人和表达爱的氛围,好像学校主题色里一抹活泼而温暖的橙。惠顿的整体处世姿态也是比较 “积极入世”的,同学都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race, poverty, equality等社会问题抱有极大热情,投身justice事业。长长短短的假期中学校会组织很多义工队,一些大四的学生会花半年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生活,实习+做研究。
然而不得不承认,惠顿学生组成本身“有点白”---中产阶级白人家庭的孩子占据文化主流。像笔者这样的土生土长中国人本科只有30个左右,国际生里面很多是第三文化孩子,尤其是长在国外的白人宣教士子女。加强学生群体的多元化一直是惠顿近年的努力方向,diversity更是校园里从上到下都在谈论的话题。
·惠顿市和芝加哥
学校在的惠顿市就是个城郊的小村,中产阶级白人区,安全静好但无聊,商业就一条街,不过也有零星几个改善伙食的餐馆。地理优势主要是有铁路与芝加哥城市相连:学校步行10分钟到火车站,45分钟直达芝城中心。进了国际大都市芝加哥那资源就应有尽有了:美术馆,歌剧院,中国城,夏天的爵士音乐节,春秋的密歇根湖畔,各种实习机会。我们经常是周末买10美金的通票进城浪~
惠顿学院,好比在芝加哥西郊的耶路撒冷,这里有一群敬虔而自由的青年,为了超然的使命而活着。尽管有种种不足,离校训For Christ and His Kingdom 还有长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始终定睛永恒,并在一个个刹那间,在这80英亩的土地上,瞥见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