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而陶聊茶器:十、饮器易混淆,茶酒器分清(一)

耕而陶聊茶器:十、饮器易混淆,茶酒器分清(一)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20:07 被阅读0次

  说起唐宋时期茶器,很多喝茶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感觉,那时有些酒器、茶器不好区分,容易混淆。那么其时饮酒、饮茶的器皿如何区分呢,下面就我个人经验略述一二。

  先看一下碗、瓯、盏这几个常见饮器的概念。碗,古作“盌”。辞源释碗:“《方言》:‘盂,孟、宋、楚、魏之间或谓之盌’。”《方言》:“无足椀谓之盂。”碗即有圈足之盂。《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讲:“无耳的圆形小饮器,腹有收分,器壁有弧度,且有矮圈足,则应称为盌。”那么酒碗跟茶碗怎么区分呢?一般来讲,喝茶的碗其碗身近斜直壁,碗底中心面积小,碗口多为敞口;饮酒的碗其碗身弧度大,碗底中心面积大,近碗口处多为曲线,有些碗口为花口。

  瓯最早为饮食器,《辞源》释瓯:“盆盂类瓦器。淮南子说林:‘狗彘不择甂瓯而食’。”瓯的体积小于碗,陆羽《茶经》中特别赋予越窑青瓷瓯为专用饮茶器,“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这标志着最早的专用饮茶器具茶瓯在唐代中后期诞生了。

  《辞源》释盏:“《方言》:‘盏,桮也。注:最小桮也。’”桮同“杯”。盏即小杯。晚唐至五代时茶盏出现了,时人苏廙所著茶书《十六汤品》记:“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于文中可见,其时瓯与盏有通用现象,由此可知瓯与盏大小类似。白居易诗《萧员外寄新蜀茶》记瓯:“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宋初苏轼亦曾用瓯饮茶,其《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后图:唐.邢窑白釉玉璧足茶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兔毫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唐代茶器组合。

  图中唐代瓷碗规格为高4.2厘米,口径14.4厘米,宋代兔毫盏规格为高6.4厘米,直径11.7厘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容积上来讲碗最大,瓯、盏略小。

版权声明: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总说“吃茶去”,您会选水吗?(一)

    这些天,有不少在淘宝“耕而陶茶斋”中选购了茶的朋友在后台私信我说,耕而陶,您在淘宝店铺“耕而陶茶斋”里所有茶类...

  • 2020-09-24

    湖南省博, 食器、酒器、茶器的演变之旅。 #中国茶韵# #茶# #茶生活# #喝茶#

  • 耕而陶聊茶:十、茶之乱象略述之(二)

    接着聊聊同品种茶滋味的比较。友人小聚,其中有位相识不久的朋友说,同一款茶,同样的量、同样的水、同样的器、同样的温度...

  • 2022-06-28

    耕而陶聊茶:五十四.三红七绿为青茶 (12.观音兰香重似铁-1 ) 一份干茶,投到盖碗里,合好盖子,一掂,沉;一...

  • 耕而陶聊茶: 五、茶之饮用要健康(一)

    我们喝茶,不但要喝健康的茶,还要学会如何健康地喝茶。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茶、讲茶文化,讲这些首先要讲健康,不讲健康的茶...

  • 耕而陶聊茶:九、茶之乱象略述之(一)

    茶事乱象很多,说几个生活里常会遇到的情况,给大家提提醒。一是市场对百年老茶的炒作,二是小青柑茶,三是同种茶类滋味差...

  • 耕而陶聊茶:十三.茶之学习贵有恒(一)

    一位刚刚开始喜欢茶交了学费去学茶的小茶友问我:“听人家讲身体会发出能量来影响茶汤,让汤水变得好喝。真有这么神奇的...

  • 2021-11-17

    耕而陶聊茶:十四.茶之学习贵有恒(二) 如果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有”,好,可以耐心地跟朋友去解释这个问题。解释后...

  • 耕而陶聊茶:八、茶之名儿有几多

    我们天天说“喝茶,喝茶”,这个茶叶的”茶”字自古以来不是作为茶的唯一称谓的,自古至今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用很多名称来...

  • 耕而陶聊茶:六十.从来佳茗似佳人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寓德于玉,以玉比德,是玉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而陶聊茶器:十、饮器易混淆,茶酒器分清(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r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