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离家,刚开始会一周一个电话,没有家长里短,也就是例行公事,报个平安,问候一下。时间长了,改成一个月一次电话,报喜不报忧直到学业结束。
年轻气盛开始闯荡社会,刚开始会一个月一个电话,有了经济能力会在网上买东西往家里寄,对话通常是东西收到了吗? 收到了!好用吗?不会用,那叫弟弟帮忙弄。时间长了,两三个月一个电话,也是报喜不报忧。
结婚生子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刚开始夫妻关系融洽,家庭幸福,随着时间推移,孩子慢慢长大,工作压力大了,矛盾就来了,一强一弱,主外主内,婆媳关系倒是融洽,打电话的次数从多到少,每次都离不开小孩,心里的烦闷统统压抑着,报喜不报忧已经成为习惯。
中年的时候,孩子长大了,父母渐渐老去,因为幼升小的问题,我们举家搬迁到户口所在地,开始新生活,每天都能看到父母,也在父母帮助下,顺利就读附近的公立学校,从这一年开始,不必隔着一百多公里,不再用座机,改用微信,轻轻一按,语音发出去,来来回回几个语音,就聊完了,依然是报喜不报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