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进入荒原
不要问为什么,如果足够喜欢
也不要索取答案
毎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
——杨柳松《北方的空地》
1.
为什么要独自冒死进无人区?
男猪脚神秘兮兮的挤出几个字:为了自由。
说实在的,总觉矫情。
好想问他什么是自由?
你没自由吗?
去到无人区你就自由了?
不仅生不自由,连死都由不得你选,什么自由?
记得孩子5年级时候就问我:
美国总统那么危险(看到很多被暗杀),
为什么还那么多人想当?
其实到底都是一个问题。
人到底活着为了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甚至知其不可为还要为?
他们有各种英雄豪杰,有总统,将军;
也有如影片中的探险家,登山家;
甚至还没出名就已消失的更多的探索者,
包括徒步客,甚至也包括各种记者,良L心犯等等。
2.
对于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接地气的话。
如果他是像《勇敢之心》受尽压迫的,
我相信他喊FREEDOM是有无穷力量的。
但如果乔治·马洛里呢?
人家问他为何要冒死登珠峰,
他却只说:因为山就在哪里。
能想像他也喊出:Freedom!吗?
为什么一定要有高大上的理由呢?为谁准备的?
那你能跟我说说为什么你那么疼你老婆孩子吗?
嘿嘿......
我更相信有些人他生来就是和山有不解之缘,
也比如很多的航海家,或者潜水者,
比如《碧海蓝天》的男主,
父亲死于此,
兄弟朋友都死于此,
明知总有一天要死于此,
依然无法抑制的欲望驱使,一次次的跳进深渊,甚至不断超越极限。
坦白点说,
是不是有点飞蛾扑火,
或者更直白,像瘾君子?
如果抛开一切外加的伟大叙事之外,
其实本质有何区别?
《荒野生存》,2007
6.
所以要为豆友们高兴,喝彩!
年轻的豆友们才是心中有诗有远方,
所以才能照见丑陋。
而这,才是真正自由的希望!
对于这部来自真实记实小说的影片,
我更相信他是被拙劣篡改,
或被有意剪切的,
所以我与豆友感同身受——
把台词去掉,
拍成记录片甚至是音乐片,
多好!
(哲鸿,20171117于广州)
【资料】
1.杨柳松(电影原型,完成穿越)
为了抵御孤独,我们不停的创造,以弥补我们的空虚。我们创造文明这个值得追求的价值,我们创造自由这个虚无的概念,但这一切都毫无意义,孤独是我们注定的宿命。孤独并不可怕,让别人知道你孤独就是一件可怕的事了。
所以,我们千方百计假装自己不孤独。当被两个明星的「我们」刷了屏,我大脑皮质层第一反应就是,原来我不是那个唯一孤独的人。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路,尽头大美,正见自我。
每个人都想体验不同的生活,在有限的生命里尝试更多的可能。然而,我们都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模糊地带,并不确定新的旅程是一种延续,还是一种崭新的开拓?
两千多年来,人类所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累积叠加起来,也仅仅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冗长数据。若为了追寻某种单纯的超脱,完全没有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
在偌大的旷野里谈何容易,远方永远是那模糊的面孔。旷野里只有难以触摸的无涯,星辰大海也没有他宽广辽阔。当你觉得孤单,一定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不要频频回头,我们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心系何处,茫茫人生,好似荒野。
2. 孤独骑者(李聪明,2014未成,失踪腹地)
2001年---2006年骑完了中国大陆(除了港、澳、台),曾发誓再也不骑长途,再也不过自虐的流浪苦日子,找个老婆生个崽崽好好过日子,劈柴烧火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
可是,我发现,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我迷失了自己,找不着北。经过近十万公里磨练的骑车技术,在城市拥挤的柏油马路骑竟然让女友觉得没安全感;站在人如潮涌的十字街头,我是那么的孤单,找个路人问路,那人以为我要施展什么骗术,匆匆闪身而过;满街上高文凭高学历,轻松又多米的职业我沾不上边;做苦力活没了年轻力壮的本钱;好不容易弄了间小工艺画作坊,因不善经营亏了本钱。我发现,在都市里我的心灵成了荒漠,唯有到了荒漠,我的心灵才能开垦出美丽的花园。
火车的汽笛响,我的心,又飞回了雪域高原,这里,才是我安放灵魂的家园。这里有我久违了的梦;这里,是我心灵的故乡。无瑕的白云、纯粹的蓝天、透明的阳光、淳朴的笑脸……
喜欢西藏有太多的理由,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简单。是的,深深打动我的,就是藏族人民快乐也是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