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八讲:搭建6种思维模型,让你吃透一本书

第八讲:搭建6种思维模型,让你吃透一本书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3-01-31 11:57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大年初八,贝拉老师讲座:

无戒学堂联合创始人,无戒学堂幕后操盘手,千万级私域操盘手,获国家教育部与人民网、光明日报社联合写作比赛特等奖,为CCTV节目合作伙伴淘系亿级知名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撰稿,无戒学堂【顶级认知】读书营主理人,自由撰稿人,年写作稿费20万+,年阅读量100本+。

毛姆有个经典的比喻:“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究竟有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呢?先从读书目的说起:

一,读书的目的

先从读书的目的出发,1.为了休闲娱乐消遣;2.为了学到干货知识;3.为了得到文学滋养;4.为了写出文章作品;5.为了学术研究;6.为了改变生活;7.其他。

我的读书目的是什么?很明确的答案就是:为了得到文学滋养,让心灵更加温润。

贝拉老师:我听过一个比较好的比喻:“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其实,没有一本书是没用,哪怕你以为自己忘得一干二净,但最起码你还培养了长时间阅读的耐性和毅力,这是浮躁年代最稀缺的品质。所以,特别想要告诉你,不管你读书速度怎样,不管你读书方法怎样,绝不要焦虑和急躁,不要觉得自己记得少用得少,不要产生读书无用这样的想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阅读方法?

因为,正确的方法就是成长的加速器,能让你提高效率。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事倍功半。例如:

1.沉浸式读书,经常感觉哇,悟到了,写得太好了,戳中我了。过几天,别人问他讲的什么内容,就只记得一个书名了。虽然书中内容忘了,但是还记得读书时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感觉留存了,但是知识没有留下。这就是只有短时记忆,没有长时记忆。2.一边阅读,一边摘抄,看到喜欢的句子就写下来,抄了半个本子。3.买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读书笔记本,贴上书目封面,标上日期、写上书名、作者、摘抄几段金句,一本书变成一页纸的量。4.一边阅读,一边做非常细致的思维导图,把一本书变成几张图片。

我用过哪种读书方法呢?

我常用的读书方法是2,更多的时候一面读一面思考。甚至从百度中搜索一下与作品相关的东西,以利于更好地了解作品。最后写出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三、输入与输出

贝拉老师:阅读、摘抄、做思维导图都是输入。你摘下来的东西是作者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的。哪怕记录了再多东西,你进入的也只是作者语系。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读书、交流、思考、传播上。我需要确保对外界的认知具备较好的前瞻性,建立对过去、未来的认知框架。看书有利于建立宏观的框架,但是书的问题是滞后,所以你要跟各方面的专家去交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专家。读书和交流是两种输入方式。有输入后还得要处理,思考就是处理,然后输出,我的主要输出就是输出想法。这个输出可能是面对面、一对一的,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

贝拉老师说:在我看来,阅读的终极奥秘是输出。

那么,什么是输入什么是输出呢?

贝拉老师:看电影是输入,拍电影是输出;看菜谱是输入,做菜是输出;看收纳视频是输入,自己收纳是输出;听演讲是输入,自己演讲是输出;看小说是输入,写小说是输出;看球赛是输入,踢球是输出;你听高人见解是输入,你与别人讲解是输出;听课是输入,讲课是输出;听书是输入,讲书是输出;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学习知识是输入,践行知识是输出。

输入相较于输出,哪个更难呢?输出。因为他要把输入的作者语系内化成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大部分人看书仅仅是看呢?

贝拉老师:这就是人的天性,避难趋易。消化一本书的时间,往往大于看完一本书的时间。时间用在哪里,你的身体是知道的。输入门槛很低,小孩子都能津津有味看半天视频,一动不动,输入量够大吧。会认识看字的人,就可以进行阅读。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进行有效输出。

只入不出,无法产生有效价值。有入有出,才有价值。从输入到输出,从知道到践行,这是普通人保持终身成长的秘诀。因此,我最推荐的阅读方式,就是以【输出】为目标。

四、读书六种思维模型

第一,以框架思维去阅读

花五分钟看目录和前言。目录是一本书的脉络,是骨架,是框架。看目录,培养你的逻辑思维。前言可以看出一个作者写这本书的想法和目的。

第二,以发酵思维去阅读

推荐大家阅读纸质书籍,营造一个更为真实更沉浸的场景,得到启发。

阅读过程中,如果读到有感触的内容,你应该继续读还是停下来呢?正确答案是停下来,让你的大脑发酵一会儿。让眼睛停下来,让大脑沸腾一会儿。不要继续读的原因是,一旦作者的声音覆盖了内心的声音,你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往往有这些特点。1.你的潜意识蹦跶出来,疯狂呐喊:“我要说!我要说!”2.你的情绪有了明显波动,触发了悲欢喜乐的开关。3.你能听到大脑咕嘟咕嘟的声音,它在高速运转。

停下来之后做什么呢?给自己制造一个安静的不受打扰的片刻,让潜意识里的想法尽可能喷涌出来。写出你的感悟和想法,哪怕不合常理,哪怕天马行空。所有突如其来的想法,都是宇宙给你的一粒种子,请接住,请珍惜。你要让它扎根土地,才有可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做到博览并不难,勤思才最难。一边读一边划出重点,记录自己的感悟和延伸思考。

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但是很少有人能贯彻执行。但如果你能坚持一年这样做,你的阅读写作水平,会比其他人快很多倍。

第三,以践行思维去阅读

贝拉老师:很多人看完一本书,就束之高阁,几乎不会主动阅读第二遍。你想继续内化,那么就看第二遍。怎么看?如果你完整做了十几篇阅读记录,那么第二遍就重点看这些。尤其着重看行动部分,扪心自问,你做到了吗?践行了吗?优化了吗?改变了吗?践行之后,我们再反复验证,形成自己的原则。这就是构建个人体系的第一步。

每年留出一部分时间看之前看过的书

我们的体系不用追求大和全,适合自己就可以。

知道最多是没用的。有时候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就能成事。

一本书中提炼出几条原则,这些就是可以单独整理汇总起来,我们以后就根据这些原则来践行。

第四,以费曼思维去阅读

首先,把每一章节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写在一张纸上,一本书也就几十个关键词。合上书,回想一下这些关键词是什么,利用费曼技巧,用直白浅显的语言,讲述你掌握的知识。可以讲给伴侣、孩子、朋友,或者陌生人。重新讲述的过程,就是在进行深度加工,可以让知识点扎根。这就是提取头脑中知识的过程。凡是被提取一次,就能巩固一次。多次提取,就会成为长时记忆。还有一个方法,把这些知识点或者你的感悟梳理一下,以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写成一篇文章。

输入帮助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第五,以创作思维去阅读

每读完一个章节,不要立即开启下一章节,合上书,用一段话总结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总结完之后,再翻一下本节内容,重点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逻辑和结构来阐释内容的。这才是一个作者必备的技能,掌握了这个思路,你会发现,写书一点也不难。

读完一本书,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我写这个主题,会列出怎样的框架?2.在这个特定主题里,除了写在书中的内容,还有哪些没写的?3.这本书有没有带给我新的可延展的灵感?4.这本书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5.作者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本书的?他的知识来源于哪里?6.这本书的逻辑架构是怎样的?7.作者的叙事方式是怎样的?……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一本书,跳脱出读者常规视角,站在更高维,会产生更多的联结和反思。

阅读的最高级别,就是自己受到启发,写出一本书,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别人的书始终是别人的,你进的是别人的框架。别人的城堡,纵然再精巧,也只是欣赏一番。你要不断地逼着自己去联想,去创造新的,一点点地从这个城堡里带走一片瓦,一把泥,一点点地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城堡。

第六,以体系思维去阅读

每一本书就是一座花园,阅读的过程就是在欣赏有些人看书匆匆而过,即使看了一百本书,也只是欣赏过一百座花园,自己空空如也。但另外一些人,却能够在欣赏的同时,取其精华,一朵朵地种下自己的花儿,日久天长,这本书采一朵花,那本书采一朵花,你就为自己养育了一座丰盛葳蕤的后花园。

时间是花园的朋友。阅读如赏花,有人走马观花走时两手空空;有人驻足流连,养育自己的花园。

你是哪种呢?

五、如何构建一本书体系呢?

每本书提炼出一个主题,写出一个章节,最少五千字,那么一年二十本书,就能写出十万字,这就是一本书的体量。

请记住,别人的体系不是你的体系,你的体系只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探索输出,这才是你打碎重组添加自己血肉灵感,从身体里迸发出新的能量,才能让自己真正感受到成长,成为一个真正输出内容影响别人的人。

六、读书营书目

版图1 终局思维,强者人生:毛泽东选集 10 少数人读懂的顶级神书;孙子兵法 9.8 强者思维的天花板;遥远的救世主 8.7 强者文化VS弱势文化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8.3 终局思维,颠覆认知

版图2 核心榜样,增强能量:列奥纳多·达·芬奇传 8.8解析天才密码;曾国藩传 8.7 命运抉择,逆袭之道;苏东坡传 8.4 风骨气韵,一生传奇;雷蒙德·卡佛访谈录 8.3 文学养分,精神富足

版图3 提升心智,成长进化:掌控习惯 8.8 改命从改习惯开始;心流 8.3 极致心流,极致巅峰;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8.4 快乐更需要学习;自我关怀的力量 8.3 觉察自我,疗愈人生

版图4 迭代认知,财富进阶 :失落的致富经典 8.5 武装财富大脑;富者的遗言 8.5 遗言隐藏真相;纳瓦尔宝典 8.4 财富与幸福指南;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8.0 思维决定行为

版图5 修行立命,生活哲学 :人生的智慧 9.3 书名即题眼;了凡四训  8.6改变命运的智慧之书;生命的重建  8.0  你还有机会重建生命;你想过怎样的一生?8.4 从0—100岁,规划你一生

版图6掌控关系,赢取主权:围城9.3 洞察人性,见微知著;友者生存 9.1 与人为善的进化力量;爱的艺术 8.9 爱是否存在?;关键对话 8.4 掌控你的沟通

读书写作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正向闭环。

相关文章

  • 《如何阅读一本书》听课分享

    ——搭建6种思维模型,让你吃透一本书 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 毛姆有个经典的比喻:“培养阅读的习...

  • 第八讲:搭建6种思维模型,让你吃透一本书

    今天是大年初八,贝拉老师讲座: 无戒学堂联合创始人,无戒学堂幕后操盘手,千万级私域操盘手,获国家教育部与人民网、光...

  • #刘润·商业洞察力# 搭建模型,起什么样的作用

    第八讲:搭建模型:白手起家,创业者如何找到自己的战略势能 如何用结构模块搭建一个商业模型。润米咨询,帮客户搭建有效...

  • 没有思考,则先记录(5-19更127)

    今天继续学习《商业洞察力30讲》两讲:第八、第九课。 08|搭建模型:白手起家,创业者如何找到自己的战略势能? 0...

  • 吃透思维模型,助力逻辑表达

    嫣君老师说,只要掌握2w1h,就可以快速梳理出你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可以快速完成。她说,培训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没有...

  • 组织的力量学习笔记4

    《组织的力量》第八讲到第十讲还是围绕着招聘,在上一讲当中,张丽俊老师给出了招聘合作人的基本素质模型,在第八讲当...

  • 思维模型有什么用?

    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思维模型,如何发现并学习思维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思维模型! 学习思维模型的目的? 1,做决策的质量和...

  • 听“飓风老师系列讲座”有感8

    飓风老师的第八讲“以智慧赢得信任——搭建家校的桥梁”,对于我来说犹如及时雨。因为我现在正在着手准备,如何让...

  • 读书笔记4‖《怎样开会》

    今天继续梳理第四讲的内容。 第四讲:讲话稿的写法 1.吃透真实情况,吃透中央和上级精神,吃透领导意图 各种各类会议...

  • 打麻将背后的思维模型是什么?

    最近混沌大学一直在讲思维模型,什么是思维模型,没有固定而确切的答案,因为思维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只是有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八讲:搭建6种思维模型,让你吃透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xp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