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超级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把宋朝后期的历史深入浅出栩栩如生讲述出来,很多历史细节和分析,看出参考资料很详实。作者是记者出身,所以文笔流畅,行文不枯燥,当然作品也不能算学术著作,算是通俗历史读物吧,作为入门科普书比较合适。因为之前读过《宋徽宗》《金瓯缺》等书,这本书总体对我没有新意,相当于复习了以往所读,很多人物如马扩 ,种师道,郭药师等又重新唤起了记忆。有几个印象深刻的点记录一下。
1.仁宗之仁。在位42年,没有惊天动地业绩,性格优柔寡断,大事自己不做主。看似碌碌无为却实现了宋代的繁荣盛世。因为民间受到干扰最少,经济发达,老百姓不担心穷苦,也不担心来自官府的骚扰。官员们不担心因为说错话掉脑袋,甚至和皇帝顶撞也不会受惩罚。仁宗对西夏和辽采用金钱买和平,激进的大臣不满,仁宗脑子清醒,说岁币虽然来自百姓,但是不至于让他们困顿,而战争不管输赢,瞬间即可造成民生凋敝。不仅仁宗,整个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宽容时代。
2.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宋太宗政变上台,优待后周宗室,为了社会稳定,在正常的官僚制度外,加了许多监管措施,权力分散互相牵制,官僚体系盘根错节,任何人都没有反叛的足够权力。维持庞大的官僚阶层需要大量财政支出。
唐代实行府兵制,平时耕地战时打仗。宋代募兵制,国家发工资。但是防止军队反叛,兵无常将,训练和带兵打仗的领导不是一波人,互相之间不了解也没有忠诚度,所以军费巨大反而战斗力薄弱。
3.方腊起义。方腊是浙江的漆园主,宋徽宗在南方搜刮花石纲民不聊生,方腊联合民众起义,平民死亡二百万以上。后来韩世忠抓住方腊。
4.辽国败亡。天祚帝逃到内蒙古,燕王耶律淳被拥立为王,号称天锡皇帝。
5.徽宗宠臣六贼。蔡京最大功劳的帮助皇帝解决财政问题,进行了许多财政和金融改革。王黼和大宦官童贯主要是因为和金人结盟政策失误。朱勔运送和搜刮花石纲,导致东南方凋敝,引起方腊起义。大宦官李彦在西北搜刮田产出名。另一个大宦官梁师成自称是苏东坡的儿子,因为他母亲曾是苏东坡侍婢,送给别人后生下来他。他也是徽宗宠臣。
6.游牧民族迅速兴盛和衰落。契丹兴起威胁北宋,后来以岁币换和平后,契丹迅速繁荣壮大汉化,管制管理及生活等都学汉化,结果安逸享乐消磨了斗志,最后失去战斗力被金灭亡。
金灭亡辽进而步步紧逼灭亡北宋,眼看着风头无两,金也迅速汉化歌舞升平,五十年后就被强悍的蒙古灭亡。
看来汉化真是容易腐蚀斗志,过上安宁富足享乐的生活,谁还想吃苦打仗啊。
7.宋朝整体皇帝都是文弱作风,对外敌一让再让。当然本身军事实力不行,没有强硬的底牌有啥办法呢。但是,确实北宋面临的外敌力量更强悍,比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这些文明程度高,武力值强大。弱鸡的北宋遇到强悍的敌手,只能被碾压成渣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