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悟

作者: 绾月绯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3:31 被阅读0次

自从开始决定读书以后,偶尔会听一会书。今天在樊登读书会听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前一直有听说,也有列入书单,但是一直没有看。

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他的这本书,我自己分享一下对这几个习惯的理解。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悟

1. 积极主动

书中分享了人类成熟的三个时期:依赖期,独立期,互

赖期。

依赖期——你要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

独立期——我要为自己负责,我有选择权

互赖期——我们可以合作,共创双赢

当我们明白这三个时期时,如何去寻找积极主动的空间呢?

“都是他逼我这么做的。”

“你知道我妈这个人,我必须听她的。”

“离婚手续太复杂了,我只能和他在一起。”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我们总是在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但是我们需要明白,这些选择最终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选择,就不要再抱怨说自己是被逼无奈了。

积极主动的开端,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再抱怨,而是为自己负责,才会明白,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2. 以终为始

我们要为自己寻找一座灯塔,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

因为生活总是起起落落,很容易迷失,找不到自我。史蒂芬认为,我们应该以原则为中心,贯彻自己的人生。

以终为始,说的就是我们应以原则为中心,指导自己规划人生,并要始终牢记这座“灯塔”的位置,使自己不致偏离航向。

3. 要事第一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我们发现日常需处理的事务可简要分为四类:

Ⅰ类,重要且紧急;

Ⅱ类,重要且不紧急;

Ⅲ类,不重要且紧急;

Ⅳ类,不重要且不紧急。

那么,我们首先要处理的要事,是属于哪一类呢?

答案是:Ⅱ类

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因为没有截止日期的催促,常常就被我们一拖再拖,令我们陷入永远在处理Ⅰ类甚至Ⅲ类那些紧急事务的焦虑状态。

而一旦有了空闲,我们又将时间毫无知觉地投入了Ⅳ类那些打发时间的娱乐或者无关紧要的琐事里……

4. 双赢思维

双赢并不是简单地1+1>2,它需要双方都从中努力。既要顾及他人利益,以维持合作关系,同时也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退缩,双方需要进行真诚的沟通、理智且适度的后退,以达成的确令彼此都满意的成果。

5. 知彼解己

不是知己知彼,而是知彼解己。重点在于移情式聆听。

我们应该知道,即便听取他人的可行意见是一种理智的做法,但是好建议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让人接受……比如给予建议者的态度、建议本身的实施难度、接收方的心情等都会对此造成影响。

——只要我们将自己代入接收方的角色想一想,就会发现此言不虚。

移情式聆听,就是需要身为倾听者的我们,代入倾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并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再通过对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来实现真实有效的沟通。

记住,说出对方的感受,而不要判断。

6. 统合综效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各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与所见略同的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7. 不断更新

说到底,我们是这些习惯的操作者,为了保证我们成熟而灵活地运用前六个习惯,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史蒂芬·柯维将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方法梳理成四个层面,以方便我们具体施行: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悟

关于身体的建议——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

关于精神的建议——欣赏优秀的文学或音乐作品、与大自然相处、思考与独处。

关于智力的建议——不断学习知识,靠阅读、写作、参加课程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使用智力。

关于社会/情感的建议——不需特意花费太多时光,可在日常与他人交往中完成,但也需要保持警醒,给予自我激励或鞭策。

总结完这七个习惯,为什么好的习惯可以影响我们,就是因为它可以先于我们的思维去行动。希望我们都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do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