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写作集锦

作者: 荔枝321 | 来源:发表于2019-07-31 15:48 被阅读8次

    1.让奥数天才的坠落来给“成功学”的教育方式敲敲警钟


    近日,《人物》发表的《奥数天才坠落之后》一文中讲述曾连续两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满分金牌的奥数天才付云皓,如今在一所二本师范担任助教老师。引发了众多网民的热议。专访文章一出,有人怒骂、有人气愤、有人惋惜、有人伤心。而笔者认为,奥数“天才”的“坠落”的案例,正好可以给推崇“成功学”的教育方式敲敲警钟。

    政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教育和文化的快餐式消费。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个体创业,下海经商。百废待兴的中国卯足了劲要在各个领域争得头筹。扩地、建房、增加地区GDP,是官员对本地区政绩的追逐;下海、创业、出口贸易,是工商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急躁的时代背景加速了天才和神童的“喷发”。人们对成功学、励志大师最新著作的购买,以及课外习题的畅销,就是人们在文化领域快速成才的追逐。2001年拍摄的《家有儿女》中,就有一集讲述天才少年的故事。社会对天才和神童的赞扬和推崇,也使得给天才特权有了理由。“奥数天才跳级,不用参加高考就被北大清华录取”是时代背景的产物。

    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无上追求一直都是社会的文化底色。腾讯《大家》作者曹东勃在《断言“奥数天才坠落”的人是什么价值观》一文中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社会历史变迁见证了时代精神状况的嬗变,而人们对成功学的痴迷则是其中最明显的一条精神脉络。社会的婚恋择偶观从“工人”到“国家公务员”,亦能看出人们对配偶社会地位的变化。从“电灯、电话、电视机”到“房子、车子和票子”,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主线。尽管在2011年前后出现了犬儒主义倾向的“屌丝”文化,近段时间以来又出现了号召看淡一切的“佛系”文化,然而其底色一直是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无上追求。

    纠正教育和文化的风气,教育政策首当其冲。在“成功速成”教育方式浸润下出现的失败案例,是对当今应试教育和文化培养方式的警醒。自今年国家宣布取消特长身的高考加分项之后,“特长班”教育产业链应声而倒。取消特长加分,既是让高考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平台,也是为教育行业调整方向,做出指导,让教育回归正轨,逐渐纠正急躁冒进的学术风气。

    以上,奥数“天才”的“坠落”,除了是过去急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色的产物,同时也是对当今教育方式的警醒。

    2.“禁足”大学生防替考  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6月7日、8日两天福建省教育厅要求,省内高校加强高考期间在校学生管理,严厉打击替考作弊行为,厦门所有高校的大学生都不允许请假离校。这样的“禁足”查人在国内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每年一到高考时,这样的“禁足”条令都会引起网友的热议和调侃。笔者认为,为防替考,“禁足”大学生高考期间出行,这样的方法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替考枪手用法律来制裁,更该“禁足”的是高考生的态度和侥幸心理。高考替考既违反法律,也和高考的考核目的背道而驰。作为高等教育入学统一考试,虽然不能对素质教育进行细致考察,却可以利用“是否作弊”最为衡量即将成年的高考生的基本道德指标。作为高考生们人生中的第一件大事,第一个门槛,面对“高考”的紧张,焦虑,对未知的害怕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试图通过触及法律红线的方式来完成高考的侥幸心理却是不能有的。替考枪手触犯法律,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但是尚未踏入社会的高考生,即便是侥幸作弊成功,他们的学术道路又能有多远?大学之后的人生又该让“什么生”来替他们完成呢?

    作弊市场需求不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反过来,枪手市场不止只有“大学生”一个主体,“禁足”了一个群体,那剩下的要谁来监管?“禁足”大学生对作弊市场的监察只是杯水车薪,而真正需要浇灭的“火”是市场的需求之“火”。也印证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论断。国家教育部门、监察部门对作弊事件应该对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应链,而不是“禁足”大学生。

    精准人像识别技术的使用,预防作弊的重要的技术手段。真正能够有效控制高考替考现象的,还是对考生更精准的识别技术,以及对替考集团更严厉的处罚。将最新人脸识别技术和高考当天人脸识别精准对接,对目前国内技术来说并不算难事。就如厦门大学刘同学所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是为了减少不公平的几率,要说完全避免本身就是个假命题。

    综上,无论是对考生心态的调整,作弊市场上下游的监管,还是未来在高考过程中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对考试“作弊”的防治,除了“禁足”大学生,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3.高校招生宣传打完娱乐牌还得有王牌


    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各大高校为获得高素质的新生资源,在各大媒体平台使尽招数。笔者认为,高校招生宣传,打完娱乐牌,还得有王牌。

    做好高校招生宣传,事实上也是做好大学的营销。对大学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代之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的趋势下,谁能争取到丰富的生源,争夺到高素质考生,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站稳。这就离不开招生宣传工作的支持和推动。相比于以往,主动宣传自身的做法是进步的,也是竞争压力和生源竞争的倒逼,但由于对营销理念和方式把握不当,往往剑走偏锋,不仅无法达到期待中的效果,相反,可能伤及自身形象和声望。

    高校招生宣传该打什么牌?客观地说,重视招生宣传是一种进步,但长时间停留在比较浅薄的层次未免让人失望。一所学校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拥有的大师,很遗憾,在我们学校的宣传片中见不到我们师大最优秀的教师的身影。我们学校不少人对师大魅力的认识还停留在,美丽的校园,青春的容颜,可口的美食,便利的设施。不少高校的招生宣传并不是通过宣扬办学特色、定位和质量来吸引考生,往往只是通过各种所谓的优惠政策和硬件来吸引学生,如提供奖学金、学费低,环境优美、有勤工助学和现代教学条件、学校面积大等,对考生真正关心的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以人为本,则宣传得不多,陷入了表面热闹或者高校自身相当重视,但效果不佳的困境。除了一时的娱乐效果外,恐怕很难打动更多的考生,也很难树立属于学校自己的品牌传播效应。

    高校招生宣传既要游说,更要提供有价值、有质量的信息。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就读理想的专业,是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共同心愿。笔者认为,高校除了在社交媒体大打娱乐牌,,还要针对考生心理和家长需求,立足于学校品牌和内涵来重视和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全面、真实、准确是第一位要求,要通过多宣传办学特色和定位,介绍专业特点和影响力,宣传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学风校风,让考生认为,在这里学习可以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

    综上,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未经武也认为:“一流学校就是用一流的老师教出一流的学生,再让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对高校的招生宣传来说,品牌的树立,观点信仰的传承,更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4.胸痛大学名“痛” 学术研究不要“痛”


    5月26日,据山东媒体报道,中国胸痛大学在济正式成立,目前下设三个学院,分别为胸痛学院、抗栓学院和心衰学院。教育部今5月29日回应人民网表示,教育部从未接到地方关于设置“中国胸痛大学”的申请。设立高等院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使用规范的名称。消息一经发出,引起舆论关注。关注了“胸痛大学”名字的奇葩,亦不能忽略背后学术研究的动因。笔者认为,名字可以“痛”,但是学术研究不要“痛”。

    未经教育部批准而设立,无论是大学还是一个学术组织,都不符合“规范”的基本要求。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主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表示,“中国胸痛大学”并不是一所高等院校,也没有他担任校长一说,而是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成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组织。无论“胸痛大学”是作为一个高等院校,还是作为一个医学专业学术组织出现在公众面前,对制度的遵守,对基本规范基本要求的遵守,显示出的是组织核心的态度和规则意识。以“起名时考虑不周”做解释,不由让人担心他们涉及的医学专业是否也会不周。

    “野鸡大学”屡禁不止的教育行业,是物质利益战胜学术研究的结果。近年来,各地以收取学生学费为目的的“野鸡大学”屡禁不止,他们打着“中国”、“北京、上海”(各大省会)、华北、华南(地理地域)等尽可能越大越好的名称,招揽高中毕业生,甚至一度掀起高校改名的浪潮。学术研究给物质利益让步,教育就会为商业服务。

    带着铜臭味出发的教育风气,学术研究走不了多远。小到一个班级的教学氛围,大到整个国家的教育风气,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出现物质问题,都会让教育变质,促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涌动,进而让金钱从内部进行腐蚀。论文代写,期刊抄袭,考试作弊……毁掉的不会仅仅是一个人。学术研究要求学术性人才刻苦钻研,长期研究,这与散发铜臭味的教育风气不相容,也支撑不了学术研究的长途跋涉。

    综上,“中国胸痛大学”的横空出世,无论在制度规范的遵守,还是教育风气的形成上,作为一环,名字可以“痛”,但是学术研究不要“痛”。

    5.清北毕业即可落户上海人才引进别丢掉公平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官网近日提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需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就可直接落户。清华,北大本科应届毕业生享受到了“绿色通道”的便利,但也引发了网友的议论,笔者认为,人才引进别丢掉公平。

    学历崇拜不应该成为特权思想的挡箭牌。上海出台的这项政策,目的是想争取更多的高端人才,但是将政策选拔标准局限于“清华北大”两所高校,与教育初衷背离。高考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统一选拔性考试,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每一位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为有良好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人提供更优秀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清华北大”才能有落户机会的政策,无疑是在变相承认“高考定终生”的观点,同时也反映出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

    人才引进条件也要“一碗水端平”。 只以学校好坏作为标准,对人才的定义过于狭隘和单一,也直接造成了非清北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太过单薄却毫无商量的“准入标准”让非清北优秀人才望而却步但又没有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让新一代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引进标准的细化、丰富和全方位,才是拉拢优秀人才之道。

    不当的政策会助推浮躁的社会风气。自上世纪8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赶超英美”,GDP一跃成世界第二。社会在追逐,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也都在追逐。就高考这一角度来说,“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复读数年的考生在全国比比皆是,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不同的政策下出现的“高考移民”也是处处都有。推崇特权思想的政策的出台,难免会造成来年或之后数年对清华北大文凭的盲目追求,只要能上北大清华,也就有了上海户口,看起来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方法。当清华北大学历和上海户口划等号,为了户口而学习的新一代,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就被打上了“急功近利”的标签。

    综上,上海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是想争夺更多高端人才,不该只以学校好坏作为评判标准,也不该为特权思想添砖加瓦,同时对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也不公平。所以,人才引进是好事,可千万别丢掉公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论写作集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dt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