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为多元世界

作者: Recycler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23:46 被阅读0次

改造为多元世界

文:Recycler

124/334.2550

又少了一个粉丝,皆大欢喜。 

情景题:

【小美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子中有一个非常讨人厌的混混,杀人放火的事儿不做,但是偷鸡摸狗欺负老少的坏事没少做。

有一天,混混突然失去了全部的记忆,变成了一个礼貌善良的人,再也不危害村子。但是小美发现他经常头疼思考自己是谁,混混的爸妈也很心疼儿子再也不认识自己...

这时候小美面前出现一个按钮,按下它,混混就会恢复记忆,变成怎样谁也不知道。不按,一切维持现状。如果你是小美,你会不会按?】

看到这个题目,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点类似《奇x说》某一期的情境。忍不住先吐槽一下。

看到这个情境题的当下,我也不知道如何选择。因为怎么选择都有理。

如果选择“按下”,其理由可以大致有几个观点:

一是,同情心带来的满足感大于偷鸡摸狗欺负老少带来的损失。

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如果选择“不按”,其理由可以大致有几个观点:

一是,向往安宁的生活,讨厌不安定。

二是,顺其自然,不做干涉。

我出去遛弯一小时,顺道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题目可以简化为:“同情心和自身受到的骚扰那个重要?”如果,在路上看到有个小朋友在偷窃,我们是该同情他,还是该承受他以后继续如此偷窃呢?这最后又转化为价值观选择的问题。我有个佛家心肠,我可以忍受各种骚扰,我就会选择忍让。我是个儒家代表,我崇尚以直报怨,我会选择回击。

虽然同情其父母,同情其个人不知道是谁。但是我们心中这个“同情心”是有个量值的。相同的,混混对个人的骚扰,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我们心中也会有个厌恶值。我们拿“同情值”和“厌恶值”作比较。当同情心占优势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按下按钮。当我的厌恶值占主导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不按那个按钮。

每个人都是这样,根据自己所受的不同文化,对不同事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因此我们才会对同一件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那些企图利用价值判断,而说明同情心和厌恶感那个更重要的论述,都不能表明各自的观点。

其实所有的观点,都是价值判断,就是看哪种价值更高,更具与普遍性,更有时代的意义。

“按下”一方有一个观点是“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观点比较高级。人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找到真实的自己。至于“同情心”“厌恶感”比起“找寻自我”low很多。这也是很多站在此方所要重点论述的观点。但是什么是“自我”。哲学有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哲学家论述了几千年都找不到自我的概念。难倒我们一按那个按钮,小混混就找到自我了吗?即使不曾失忆,可以把这个问题向所有人发问。有多少人可以肯定自我是什么?之前的我,不管多么闪耀过,不管多么暗淡过,都已经过去。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等于未来。我们不知道那个时期的我才是真实的我,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我”是随时在变化的。既然随时在变化,变好的小混混,就是此时此刻的自我。何必要苦苦追寻之前的自我呢!

因此“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观点不成立。

当在路上,想到这里,我觉得我应该站在“不按”的一方。我觉得只要牢牢抓住“不干涉他人”这一观点,就可以胜利。

“不干涉他人”之所以价值高,是因为这是“自由”的前提条件。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不干涉他人,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在所有观点中,我觉得有如此想法的人不少。可能让每个人的观点偏向“不按”的一方。因为现阶段自由是世界性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辩题里,不干涉对方可以得到一个安宁没有“偷鸡摸狗、欺负老少(这个词,出题人用的太文雅)”的社会环境。

选择“不按”应该是绝大数人的选择。

以上,我想。

想到这,我出去已转了一小时,马上就要到家。当想到可能出现一边倒的观点的时候,我也是有同情心的,我同情弱势的观点。我试着从“按下”找到一个更有价值的观点。

“顺其自然,不干涉,自由”……循环反复的念叨。灵光一闪,这不就是老子的观点吗?既然想找到“无为”观点的反面,我只能搬出孔子老人家了。用孔子老人家的积极入世的态度与之较量。我们“按下”的那个按钮,不只是改变了一个人,而是积极主动的改变了世界。

静与动,老子与孔子,无为和有为。哪一个更高级的?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每一种思想都有适合其存在的社会。既然想看那种思想的价值更高,我们不能拿古代社会做比较。我们只能拿现在做比较,如果可以,我们可以拿到未来做比较。

看到路边常挂着横幅,或者印刷着几句口号标语。这些口号代表了什么?代表了我们缺少这些,正因为缺少,我们才喊口号动员大家一起去实现标语的目标。一种思想也是这个道理,正因为社会缺少这种思想,我们才会急切的需要这种思想价值观念。

看看我们的周围,无动于衷的多,还是积极主动的多。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动于衷和积极主动在现实中总能找到对应的例子。但是在我看来,社会还是无动于衷的多。因为无动于衷最符合人类的性格。在几千年人类内斗的过程中,人类学会一个道理,不动声色最安全。在公司,不求无功也不求有过,做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不愁工资不愁排挤。在路上,做个交通事故的旁观者,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不惹事上身。我们社会不缺乏被动的人,我们社会缺少的是积极主动的人。

这个题中,积极主动的按下按钮,对社会来说,可能得到不好的结果。有些人会说,“你吃饱了撑的吗?明明好日子不过,偏偏要给自己找难堪。”积极主动的改变世界,既包括改变好,也包括改变坏。因为世界不只仅有一个小混混。他们会不在不同时空不同地域出现。给安宁的世界偶尔浇点凉水,让每个人学会与不同人的相处。不至于习惯了安宁,对于突然出现的小混混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杀人灭口的想法。

幸亏这个题小混混只是做些恶作剧,如果是个杀人犯,我们主动的放杀人犯回归社会,我们真是自寻死路。这是在我们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以世界多元为目的,以主动积极为目的,所作出的决定。其实很多情况是我们不知道结果的情况,我们本着将世界变得更好的目的,以积极主动的改变世界的态度,难免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坏结果。这是难免的事,请欣然接受,社会就是通过不断的试错,通过偶尔的成功才走到了今天。

最后简单说一下“按下”一方的观点。

一、积极主动的改变世界。

二、在不犯罪的前提下,保证世界的多元性。

按照佛学观点,并不会支持与那个观点,因为任何观点都有一大堆优点可以诉说,既然优点都不少,也不是在一个层面,那就没什么课比较。

说道这,就是希望诸位老师没什么观点,怎么的决定都会有一个好与坏的未来。

~~~~~~太长不看~~~~~~~~~

简版:那些认为51%可以实现的未来,这份自信只是自以为而已。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如果对经济感兴趣,可以看一些一并推送的薛涌和茅于轼的论战,有点意思。

相关文章

  • 改造为多元世界

    改造为多元世界 文:Recycler 124/334.2550 又少了一个粉丝,皆大欢喜。 情景题: 【小美生活在...

  • 《毛泽东年谱:1893-1949》摘录三

    (1)“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28) (2...

  •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毛泽东明确提出并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

  • “止血”乡村义务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规律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改造世界的“工具”要求也要追求卓越,研究...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活动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 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

  • 多元世界

    在每个人周围,都有无数个小世界,每个小世界的门都是关着的,上面是每个领域的说明,你可以随时打开,打开每扇门,都是一...

  • 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的思维

    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的思维 不知从何时起,世界呈现了多元化,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们,也呈现出了多元化。 记得以前,...

  • 实践论|原来毛爷爷早就知道螺旋上升,循环迭代了

    经验—>理论—>实践—>修正理论—>再实践我们就是这样,不断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 十万个支持吗|积极主动改造多元世界

    情景题: 【小美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子中有一个非常讨人厌的混混,杀人放火的事儿不做,但是偷鸡摸狗欺负老少的坏事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造为多元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gr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