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老弟给我发来微信又一次对父亲给他取的名字感到困惑。从小到大,他因为名字遭遇了比一般人多一些的无奈,这一切都源于我才华横溢的父亲在46年前喜添贵子时过于雀跃。
那时的父亲还很年轻,学机电工程专业的他却超喜欢习文弄墨,唱歌跳舞,对各类中外名著了然于心还爱不释手,按今天的标准算得上是“老牌文青”。据说,在我出生时,父亲就跃跃欲试地要给我取名字,没曾想被父亲的老爸我的祖父剥夺了资格,试想一个整天颂吟古典诗词,鼓捣平仄韵律,填词做诗的“老老牌文青”怎能放过在自己首个孙女的名字上施展一身才学的机会呢?于是我有了古典意味浓厚的名字“韵竹”,而父亲等了两年半后,才在祖父的退让下有了给新出生的老弟取名的资格,可以想象当时的父亲是何等欢喜,于是老弟有了名字“顒”。
这名字一看就不同凡响,充分显示出父亲当时想超越祖父才华的“上进之心‘’。之所以这样说当然是因为首先此字字面生僻,易于区分,不会和“刚”“强”“伟”之类混为一谈,显得鹤立鸡群。其次,此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正大光明“,寓意深远。 父亲在老弟的名字中赋予的希望和寄托可谓非同一般,但却有些用力过猛。他没想到这个名字让老弟遭遇了比一般人多一些的无奈。
01.因为生僻的原因,从小学开始老弟的各科老师在点名时总是不能正确识别,念”偶“的有之,念”遇“的有之,念“禺”的也有之,硬生生把全体老师的师资能力拉下几个段位。以至于如果那个新的科任老师念出正确发音时,老弟顿时会心生敬意并默认该老师水平不低。至于那些老弟递过自己的名片对方迟疑不念的情况几乎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他早已司空见惯,会在对方迟疑时先说“yong",这个字念”顒“来化解尴尬,每次一想起类似的情景,我都会哑然失笑,很是“同情”老弟。
02.因为生僻的原因,在输入法版本还没有迭代更新的年代,老弟的名字在花名册,银行存折,飞机票,甚至第一代身份证的一切电子文本输入系统中,这个字压根就找不到,通通都是手写,以至于早期老弟出行时的机票都无法网购,只能到机场线下购票,给他带来好多不便。
我发现老弟每次聊起他的名字导致的尴尬和困惑时,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但他从不会在父亲面前说,倒是我忍不住会去调侃父亲,你确认你给弟弟取的名字是拿来用的?而不是你有意拿来考人有没有文化的?父亲一脸无辜地辩解,我就希望你弟光明正大嘛!我哪里会想到这个字这么多人不会念?
我理解一个年轻的父亲确实想不了那么多。老弟的名字也就是他个人的标识(logos),在父亲看来meaning(寓意)比什么都重要。名字作为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这其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表达是家族长辈思想的传承。可以想象我的父亲多么希望“光明正大”所包含的巨大正能量能够成为我老弟的个体气质,这气质会成就老弟在自我暗示时产生可持续延展的气场以支持他进取上进,事业有成,婚姻辛福。
名学专家兰名均认为名字不仅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的信息交流工具,也是人们能力气场核心延续的载体,在我们用名字表达信息能量时,名字中文字的全息理念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潜意识能量。
我觉得父亲给老弟取的这个名字,虽谈不上赏心悦目,但还算是给了好的意境的表达,据称,好的名字总是以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意境。鲁国大师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据说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按此标准,父亲给老弟取的名字符合“以德命为义”的原则。但在选字上有些过于学究气质了,犯了字过于生冷的忌讳。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取名字这件事经过历代文化,风俗的熏染继承,拉出了如下取名警戒线:
1.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2. 忌讳生冷字
3. 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
4.忌讳多音字
5.忌读“绕口”字
6. 忌读不雅的谐音
7. 忌讳过于时髦的字
8. 忌讳过于夸赞的字
9. 大姓忌讳简单名字
显然,在字义和字的标识度的平衡度上,年轻时的父亲没有平衡好,我理解的是他和天下所有的年轻父亲一样容易用力过猛,爱子心切。
老弟一大早发来微信又一次对父亲给他取的名字表达困惑,因为他无意间在百度百科里搜索出的结果和父亲的初衷相去甚远,他有些困惑又有些觉得好笑地说,“老爸给我取的这个名字,原来是个长得难看,还搞破坏的鸟。实在不是什么好鸟。”我看到后哈哈大笑,中华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啊,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它多重含义的陷阱,我想当年父亲从康熙字典里小心翼翼地把这个蕴含”光明正大“之义的字找出时,一定视如珍宝,他无法预测有一天有个叫百度百科的鸟平台会把他儿子的这个字衍生成如此含义,在他和我的心目中,老弟光明正大地做了46年磊落之人,当然是只好鸟。
图片发自微信我回复老弟,那咋办?要不改名字?他笑说,要改早改了,老爸取的名,哪能动?况且百度和康熙,我觉得康熙更牛叉。
”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所谓子承于父,铭记初衷。老弟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是为磊落。
老父亲可感欣慰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