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26剽悍晨读

作者: Chloeeeee_e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9:47 被阅读41次

今天剽悍晨读分享的书籍是《学习之道》,作者桥西·维茨金是一个非常非常会学习的人。从小学象棋,9岁就成为全美的象棋冠军。后来又去打太极,也成为世界冠军。

这本书我买了,也看过,但是看不下去。一年前,我只看了作者讲自己学象棋的经历。当时的我,对于作者写的东西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我还记得当时我对于作者说自己很会学习,是嗤之以鼻的。

一年后的今天重新看到书里的一些观点,才发现,真正蠢的,是我。因为我当时,根本没有看懂书里讲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是渐进理论和整体理论。整体理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认为人的智商是天生的且一辈子不会变的。而渐进理论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智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一点点提高的。

事实上,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专栏,就是致力于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操作系统是可以升级的。他通过每周一个概念的讲解澄清,让我们的大脑对于概念越来越清晰 ,同时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越来越清晰,才是我们智商的真正体现。

更神奇的是,我今天在“阅读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也看到类似的说法:“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我们的心智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纪就停止生长,只有当大脑失去活力、僵化了,才会失去增加技巧与理解力的力量。”

也许,真正的底层规律是一样的,所以大神们不约而同的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一本好书,在一个不合适的年纪,以不相匹配的心智、认知来阅读,就得不到真正的收获。

第二,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采取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的时候。

对于一个我们努力伸手就够得着的果子来讲,我们是愿意跳一跳去挑战自己拿到这个果子的。可是如果这个果子长在悬崖边上,而且边上还有虎视眈眈的毒蛇在守护,估计真的没几个人会冒这个极大的风险去摘。

这固然只是一个比喻,但是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当我们陷入恐慌区的时候,对知识的害怕和抗拒和我刚刚描述的这种感受是不相上下的。

如何化解这种感受,让自己从恐慌区回到学习区,变回用渐进理论的自己,我想,在《学习之道》这本书里应该会有答案。等我找到了,我会再来分享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0426剽悍晨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jw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