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人生常态(25)

作者: 溶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1:00 被阅读18次

人生路上,要学会把握自己的喜怒哀乐

十四五岁的时候,我跟父母的关系特别紧张,尤其我爸。我爸年轻时的理想是考上大学,但因为当时家里穷,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到我出生后,他便开始把梦想移置到我身上。

在我记忆中,从上学开始每天早晨五点半就把叫我起床背书、背数学口诀,一见我就阴沉着脸说:“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扫大街了”。但是我根本就不care扫大街啊,你们大人都整天歌颂劳动人民,为什么一转头就跑去黑人家,好像扫大街比杀人放火更不堪。

有一段时间,我跟我爸像仇人一样,他见到我就叹气,而我则根本不想见到他。初三上学期,我物理考了47分。我爸开完家长会,买了一只烧鸡回家,全家人很开心地吃了鸡。第二天,他破天荒竟没叫我起床,等我自己起床后,看到他正坐在桌子前面,边听广播边吃我妈煮的早餐面条,吃完就去上班了,下楼的时候还哼着小曲儿。

从那以后,我爸对我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到了高中我物理不仅没有长进、英语还下降了不少,作为颜控的我妈焦虑得大晚上大晚上的睡不着觉,我爸淡定地说:放心吧,她会自己努力的。爸爸的这种态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后来我成功逆袭,考上了还不错的大学。

后来我一直觉得只要父母开开心心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孩子也一种很好的教育,至少你要让他发现人活着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他才愿意好好地去努力,好好地去生活。

考上大学后~我爸有一天没在家,那天晚上我便和我妈在家看电视,我忽然想起之前的那件事,便好奇地问我妈,我爸是怎么就想通了?或者是谁指点他了?怎么突然就放任了我?我妈一边看电视给我剥着水果,一边随口答道:“什么想通不想通的,你爸就是对你死心了”。

那是第一次,我发现“死心”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儿。进入大学接触了心理学,我慢慢开始明白为什么人一死心,就会开心。

所谓死心,就是对他人不再抱有强烈的期待。生活中有绝大多数烦恼,都是期待落空后造成的。大家都是平常人,都是过着柴米油盐的小日子,觉得这不顺那不顺,无非是还对他人抱有期待,最终没被满足就觉得受伤害。但每个人,即使爱人、子女,也是独立自由的,人家又凭什么去满足你的期待?

以前有个同学,总是跟我们说起她姐姐、还抱怨她姐姐的婆婆。当时我们都还小、什么也不懂,每天听她耳濡目染般的抱怨,对我们真的是最佳的绝育广告,个个都立誓——以后不结婚;以后不养小孩;以后找一个没有婆婆的家庭等等…花样百出。

后来她姐姐产后抑郁去看心理医生,接受了大半年的咨询,慢慢可以正常地跟人聊聊电影、服装,谈谈工作、未来。有同学问她,她怎么好久都没说她姐姐婆婆的坏话了,她说她姐姐回家是这样和他们说的:“我已经死心了,她爱怎么搞就怎么搞”。

记得我那同学最后还说了这么一句话:“说来也奇怪,自从我姐姐随便她婆婆怎么搞后,她婆婆反倒偶尔会问问我姐姐的意见,也会主动去学习一下新的育儿知识”。

为什么非得等到我们都死心了,世界才能重新美好?我想大概是因为以下几点 :

①我们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也放下了改造对方的执念,放下了“你应该怎样,不然就是不爱我”这种听上去好有道理其实毫无依据的理论。

②“因为我爱你,你就应该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父母,你就应该承担我们未尽的理想。”

③“因为你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就应该为了孙子孙女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

…………

虽然这些不甘心、不合理的要求,都是被包在“爱”的外衣下面,但不论你包装得再漂亮再完美,其本质也不会为之改变。期待与被期待的人际关系里,天然中就带着紧张感。我觉得人类最爱的应该非自由和自我莫属吧。只要违背了人类最本性的关系后,都很难快乐、也很难持久。

我一个好朋友的亲戚,年轻时非常想嫁富二代,可一直没碰上,到了30岁~她嫁了她眼里所谓的潜力股,决定亲手培养富一代。结婚5年,她老公创业3次都没有成功。第6年,她终于死心了,自己便跟闺蜜一起开了一个包子铺。现在她主外,她老公主内,一下班就回家陪孩子写作业。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去她亲戚家的包子铺吃饭,她亲戚就这样和我们道: “喜欢钱,就要学会自己去赚,这个道理我就明白的太晚了,你两以后一定要把我当成反面教材……”。

是啊,父母与子女,太太与丈夫,你与你暗恋十年八年的男生,所有的纠缠不断,让你痛苦的关系,你试着死心一次,很多事情就都能想明白了。

只有对他人死心,你才能把关注的焦点移回自己身上。而我们终其一生的努力,真正能够把握的也不过是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终是自己,他人终是他人,夫妻一场也好,母女一场也罢,不过是陪伴着,走过一程,谁也成不了别人,谁也放不下自己。

李诞说:“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你突然发现自己是错的那一刻,是你转变观念的那一刻。人的意识实在是太深了,为了维护自己的意识人类可以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如果你能从根本发现自己原来没有那么对,整个人生进程都会有质的改变。”

所以,学会对他人死心,可能是对自己有信心的开始。即使与你关联的所有人都是渣,你也可以把自己活成一朵花。就这样吧,凉薄而热烈地活着,只有别人的不优秀才能衬托出你的优秀,干嘛要一天到晚的想改变别人?

注 : 生活有时就是一杯白开水,不论是冷是热,只要温度适合自己就好;生活有时又是万千口味,酸甜苦辣咸涩鲜,只要口感适合自己就好。生活还是季节交替,不论是春夏秋冬,只要气候适合自己就好。你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个当下,踏实一点,简单一些。温暖在,日子就在,你若珍惜,岁月无恙。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25)

    人生路上,要学会把握自己的喜怒哀乐 十四五岁的时候,我跟父母的关系特别紧张,尤其我爸。我爸年轻时的理想是考上大学,...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3)

    人生就如同一锅粥,越熬越有味道。人,生来就是有用之材,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得在不温不火的生活中慢慢地熬,熬出...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5)

    偶然间看过这样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问:曾有人问,失去的东西回来了还要吗?你会怎么做? 答:就像曾经丢了一粒扣子,...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7)

    世事翻云覆雨,正是懂得你的难处,方能与你比肩而立,共看沧海变桑田。人活一辈子,遇见的人太多太多,可最终真正知心知底...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6)

    “合群”不应成为人的保护伞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56岁育有一儿一女的母...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4)

    前几年的冬天,我一个人去北方办事,一个多年的朋友硬说要到车站接我。不料,当天的车晚点。等我到达时,已经比约定的时间...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71)

    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让人舒服,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我深以为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让人舒服的...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70)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了一封女儿写给爸爸的信,信的内容——是对爸爸、爷爷、奶奶的控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两...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69)

    从小到大听过无数遍的一个很真实地故事,故事的名称叫“一碗汤面”。 至今我都记得非常清楚,这个故事是18年前12月3...

  • 我眼中的人生常态《59》

    平凡而难忘的一天。以不同的打开方式~在文章开始先高调的对自己说一声:生日快乐!!!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只要在生日这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人生常态(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k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