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5388/d69ac04878598ca3.jpg)
我说出这个观点,可能会遭到很多做开发的工程师反对,这也是正常的。不过我只想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认识的一些同行朋友的故事来谈这个事情。
【一】学计算机有很多选择
我大学修的是计算机专业,承蒙几位老师的厚爱,在班里学的也算是很好的一个。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参加过一些比赛的项目,也都拿了些奖回来,在同学们的眼里,我是专业的佼佼者。
在学校时,我没考虑过毕业后选择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之类的事情,更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的概念。让我现在说出来都不好意思的是,我很少关注行业趋势,比如互联网方面。古人云,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算是最好的一位实践者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潜意识的我们就觉得自己毕业后去做软件开发,并且经常在写完一个自认为很完美的程序时,想象着未来的自己会像比尔盖茨那样大有作为,前途一片光明。
我后来发现大部分计算机学的好的学生,这种思想都比较严重,非开发不选,认为那才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要不对不起自己所学的专业。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毕业后,我们才发现,计算机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有很多选择,专业学的不是很好也不怕,学的好就更有优势了,可以做运营,seo方面,可以做产品,以后成长产品经理,可以做软件授权销售,可以做软件工程项目,不是非要做码农不可,也许你现在才明白码农对大部分人而言,是最底层的体力活。据我了解,很多开发工程师做的技术都不会太深。很多底层的技术都被优秀的公司,工程师封装好了,我们只是拿来用,能用的很好很灵活的工程师都是大牛了。说那些没有设计模式,软件设计思想的工程师做的跟体力活差不多也不为过。
【二】码农有很多瓶颈
1、职业延续性不好
毕业后,我都是在公司的研发中心工作,做过开发,带过小团队做产品,也跟同学一起做过产品。我发现每个公司的技术方案都不同,主要原因是技术方案有很多选择,然后选用什么技术方案,跟公司历史背景有关,技术总监说了算。
做开发的工程师不是每种语言都精通,在上一家公司写java,到这家公司用c++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你决定不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开始熟悉c++。我承认,你精通了一门语言后,再学习其他的语言也不会太难。只是这个不会太难,可能只是依葫芦画瓢,我们能参照别人的代码写点东西。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掌握这些并且灵活运用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同为面向对象语言,java是单继承的,c++是多继承的,在顶层设计和设计模式的应用上就会带来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也只有精通了一门语言才能领悟到的。
到了一家新公司,你可能面临重新开始的风险,而之前的积累不能继续深入,这就是职业延续性不好的体现。在你成为佼佼者之前,是别人选择我们,不是我们选择别人。
另一种情况就是开发的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甚至是全新的。比如ios开发,就伴随苹果诞生的。你现在可能是ios开发领域不错的工程师,但是android也很强大,随着苹果的下滑,ios又是一套封闭的系统,面临很快没落的风险。你可能要转去做其他领域的开发者,又要从头开始学习积累。这方面塞班就是最好的案例。
比如,我之前的一位的同事,他是前端主程,技术不错,收入也很可观,但他辞职了,他说自己不想做技术了,没有时间陪家人是一回事,更主要的还是青春饭,我现在再去其他公司,这种技术又快过时了,不好找,重新学新技术要时间,又没经验,同样这么高的工资也不好找。
假如你学会计,出来工作也是做财务方面的工作,你积累五年,不管你去什么企业,这些经验的延续性都很好,都不用从头开始,收入和职位也会越来越高,可谓越老越吃香。
2、不懂产品,不懂运营
也许你一上来就不同意这个说法,给我列举很多例子向我证明。马化腾做技术,有了qq,李彦宏做技术,中国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还有老周,雷军都是技术出身。其实,这些跟我们在大学时候,想象自己也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的想法类似,这些伟大的梦想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太天真,马化腾出来做qq已经是一位公司的主管了,自己已经赚了50多万,而李彦宏是有搜索引擎专利的专家了,老周做360前已经做过几家公司,只是没大成而已,雷军更是不在话下,金山混迹十余载,都是互联网骨灰级人物。乔布斯的苹果也是十年磨一剑呀,他敢放言:“我会告诉用户他需要什么”,可见他们都是产品高手,运营高手,你能做技术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可以的。可现实中,我接触太多码农了,有做游戏的,有网易的,有腾讯十年的技术牛,也就只能停留在写写代码这种级别,有多少位码农能做到这种境界,能做到网易的技术大那云风那样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做技术也要做精通产品,熟悉运营的人,这时候你更像是产品经理。如果你不能在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做到主管级别,还是趁早转运营或其他岗位,因为在这个级别之前,你只能是码农,接触不到产品,运营的太多东西。
3、缺乏跟人的交流
做码农整天做在电脑前,用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整天跟电脑在交流,却很少跟人交流,这是码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还得经常加班,程序出bug了,半夜都可能被叫起来。
小刚是我之前的一位同事,马上就跨入不惑之年40了。他依然是一位程序员,没完没了的写代码,改bug。经常加班到晚上九点,有时候遇到难题了,他老婆打电话来,气就来了,只是在公司强忍着没爆发。我发现他脾气特别不好,古怪,跟同事很难沟通,而且非常敏感,有时候在公司群里突然来一句很过激的言论,都没人敢接话了。有一次,策划要求改动一个小功能,刚开口就是一顿臭骂:“你们策划一点都不专业,案子做的跟屎一样烂,我这边改动很大,不能改”,结果经理跑过来沟通,才很不情愿答应改。其实他没花十分钟,就改好了。
我接触过很多码农,他们大多不善言语,生活圈子小,因为大家都是码农,除了炫炫技术也没别的节目,周末了要么还是在公司,要么在家蜗居,依旧对着电脑,到周一继续着这样的生活。
【三】真的热爱开发才做码农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幸福的,也相信只要坚持多少会有点成就。最近接触一些朋友,刚转行来做码农的,他原来学会计的,我问他为什么跨度这么大,他说做开发工资高,很多人都羡慕,刚毕业那会我也有这种自豪感,其实后来想想就是工资刚开始比较好,一两年后七八千,别人还是拿着四五千快。但是这些算上你加班加点的时间,可能工资还没别人的高。另外工资也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做产品的,做运营的,做销售的,他们能接触到更多的市场信息,积累广阔的人脉,锻炼了社交能力,这些都是无形的财富,可不是一两千块钱的差距。所以如果你不热爱编程,别随便选择做这种工作,还花个一两万培训费去折腾,等到了35以后会很被动,转行已很难,创业又能力不足,就算别人和你搭伙可能你技术能力都不足,别说产品和运营了。
别随便选择做码农,除非你真的热爱它。
网友评论
说说自己的观点吧,认真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它从某些方面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说出了自己平时想到却不敢说出口的话,对此我想对作者说声谢谢,工作2年多,一直从事coder工作,当初入这行,正视瞅着它的高薪水,一毕业就拿到了6千多的工资,这让我在毕业的同学中一下成了翘楚。但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即便两年后工资上万,但是996的生活,仿佛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生活中的蠢材,以前活泼积极的自己不见了,以前每周打次篮球的自己不见了,以前每天给父母发条微信报平安的自己不见了,出现的只有在电脑前呆坐的自己,有很多评论说的很中肯,这就是你选择道路,我确实因为码农失去了原先很多的色彩,被迫接受这近乎苛刻的生活,也是看到这篇文章才给了我勇气 说出来,也许自己真的不是适合coder这个职业,不管评论中的你们说的再中肯,但你们不能否认 很多的年轻人就是瞅着高工资而投身的这个行业而没有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所以,作者我支持你的观点,即使有以偏概全之意,但反对的声音必须要有,因为这就是事实,而我正好是其中一个。
别随便做老师,除非你真的喜爱他
1. 我不排除有你说的这种类型的人存在,身边不乏整天不思进取的,以为会了那么一点东西就可以混一辈子饭吃了。也有急功近利的,刚培训出来,也以为自己很牛逼的。但这些,只是一小部分,也就是你所说的“码农”。(多说一句,码农只是程序员的自嘲,我觉得与文中作者提及的有本质差别)
2.说起来职业的天花板与通道。有的人看到的是天花板,有的人看到的却是通道。举个例子。我是一个程序员,做技术活,你说前途何在?(1)你可以往上走,做程序员的头,这需要你的管理能力.(2)你可以往深处走,做很精尖的程序员,甚至架构师,(3)你可以横向走,往前走,做销售,但是会从技术的角度给出方案。(4)或者有的人往后走,不做产品,做客服,给你提供服务。你要明白所有的职业的四面八方都是你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往外走,跨界。职业哪里都是通道,取势,明道。不要做一个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人。
3.学习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iOS工作快2年都快找不到了工作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涌进来培训。
如果他是个码农,他就能把想法变成现实!
而且,独立自主,极大程度上不会有团队合作弊病的掣肘!
1:学计算机选择多,你的观点就已经是在确认了码农是最低劣的选择了(见:不是非要做码农不可,也许你现在才明白码农对大部分人而言,是最底层的体力活。)
2:职业可延续性:1,为啥换工作一定要换一门语言,2,iOS 的下滑就指定安卓胜利,塞班的失败是被划时代的产品替代,而不是同类产品,苹果被替代可以是VR或者什么,但是唯一确定的不会是安卓,3,做开发广闻博见,学习不同端知识这个好像是太正常不过了(我认识很多产品学习前后端知识,为了设计很贴切更人性的产品,拜托开发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不知道作者开发是怎么做的)。
3:开发和产品,无知的产品多的如同牛毛,不考虑业务,天马行空的想像,我认识的大牛开发对于业务大多胜过一个或者至少不次于产品,产品是很多的想像力和沟通能力,市场洞察力等,开发按照可执行性实现优化,别忘记了视觉童鞋的重要性!
4:作者眼中的程序员加班,宅在家里,很苦逼,可是你眼中的苦逼在当事人眼中或许是他们最喜欢的状态,请尊重每个独立个体的生活方式,或者我看到我周围各种工作的朋友,似乎没玩出什么花样,宅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状态,舒服就好!况且不是所有的码农都是这样,我不是,我逛酒吧,泡咖啡厅,爬山,逛街,我同事玩音乐,或者做翻译(优秀的开发外语水平可以赶超英语专业同学),所以请不要描述开发的生活如何如何,因为你是个体,不是全部!
5:你是你一直用包括标题的字眼替自己遮盖,你的文章重心全然不是说应该如何回避胡乱入行或者入行你应该如何,你的全部论点是在对自己过往或者看到的一种生活的不满,你可以选择你的方式,但请你尊重广大一线“代码家”,他们中很多人享受这个过程,享受这种充实,享受每个键盘敲击的声音,即使每天吐槽加班,需求,但是内心却又无比热爱这片土地!
道路千万条,各有各的蜿蜒曲折。做会计就那么好吗?所谓的职业延续性是一辈子做会计给人算账?呵呵
楼主当年大学都怎么学的啊?都说没兴趣很难学好😂但是我已经不能改变专业了,不学毕业肯定没工作
我先在就在想自己是不是选错啦行 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其实你有些观点是对的,只是表达的不是很严谨。确实,如果你想做计算机行业,一毕业就想朝九晚五,周末还想陪陪女朋友看看电影,然后还想技术好,工资高,这基本是矛盾的。技术是要花时间修炼的。等你修炼牛逼了,年薪上百万都是正常的事。计算机行业还是很好的,希望不要误解年轻人。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不要为了工作而生活,要不然跟放羊..挣钱..娶妻..生娃..放羊基本无区别。国外很多IT从业者都不是科班出身。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长大了要报效社会。个人计算机这行实现这个理想最简单,比如说你参与了swift语言的开发,让后人能拥有一个更好更便利的软件使用。从而改变人的生活。你想一下,数据库,如果没有数据库我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
以上仅代表个人一些看法,希望一些年轻人看到,能给你的选择多一份思维碰撞,多一份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