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浅和睡眠质量差等的一种常见病症。心理压力过大、迁入新环境以及服用某种药物都可能引发失眠。

常见的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
1 怕失眠。怕失眠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隐忧,主要表现是晚上一上床,所有的精神集中点都在担心睡不着,或者尽量让自己尽快入睡,使本应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因思考而处于兴奋状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 怕做梦。不少失眠症患者不能正确看待做梦,认为做梦是睡眠不好的表现,对身体有害,有人甚至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种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从而导致失眠症。
3 兴奋。是指因为某人或某事使大脑皮质进入兴奋状态,相应器官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性增加,而出现迟迟难以入睡或入睡后早醒的现象。
4 心理创伤。有的人曾经受到某种和黑暗有关的心理创伤,会出现怕黑、夜晚难以入睡的症状。尤其是再次受到类似的刺激后,症状会更为明显。
5 突发刺激。是指在受到突发事件的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感到手足无措,晚上睡觉时因左思右想而难以入睡。
常见的引起失眠的疾病因素
1 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神经症中的神经衰弱、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等。
2 病理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影响脑功能,造成失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造成的疼痛、痒、麻、咳嗽、心慌、气短、抽搐等症状,也会干扰睡眠,造成失眠。
常见的引起失眠的环境因素
1 社会环境。因出差、旅游、探亲、异地求学、出国等事宜,异地的气候环境、饮食习俗以及因生活上的时差和工作上的压力而焦虑,会使失眠者处于易被打扰的睡眠环境里更加难以入睡。或者因照顾卧床病人、婴儿的缘故,需要熬夜或者睡觉时常常被唤醒,从而造成紧张感加剧,同时生物钟失衡,久而久之便会失眠。
2 自然环境。气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长时间的降雨或者持续干旱,会使人们易患各种疾病,并诱发失眠。附近高频率的机器噪声、快节奏的音乐响声,会使人们的神经始终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影响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耳鸣和失眠。
此外,在卧室内摆放不利于睡眠的植物花卉、同时又不习惯其特殊香味,房间装修色彩,饰品色彩过于鲜艳、搭配不协调,未拉窗帘、彻夜开灯等造成光线过强,通风不畅,床垫过于软或者过于硬,枕头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引起人体的紧张不适感,进而造成入睡困难,睡中常常醒来等的环境性失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有的人环境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反应强烈。其中,老年人对环境的改变比年轻人更敏感,因此,老年人比较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失眠或加重失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