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最重要的,非团圆饭莫属了。这顿饭可以说是每户人家的盛宴。人们无论在外劳作,还是在家操劳,都对它特别地珍视。每年到了岁末,我就会想起儿时的团圆饭,儿时的年味会再次香甜了我的记忆。
小时候,我总觉得团圆饭可算是最最需要郑重对待的,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它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到年三十晚上。淘好米,浸好赤豆和红枣,切好年糕,数好团圆,洗净青菜、荠菜、竹笋,备好豆腐、粉丝。准备好崭新的红筷,有时连碗也要挑带有吉祥图案的。
那时候,还没有电饭锅,团圆饭是在灶上大铁锅里煮的。这就要准备好火柴和柴草了。柴草往往挑的是黄豆萁,它有油,烧起来,火旺旺的,既省力,效果又好。
除夕守岁后全家人就睡了。但不久,就听到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我们当地就有这个习俗。人们往往喜欢早点吃团圆饭。团圆饭吃得早,意味着一年的好运就早早地来了。似乎是谁早谁占的。我们家才不信这一套。往往是天要亮的时候才起来。
最先是母亲起来煮团圆饭。我们是睡的。等煮好后,母亲会叫我们起床。从那时候开始,原来不好的口头禅就一定要忌讳的。那时,我是尽量不说话。生怕不吉利的词语在不经意间说出口。
我们于是就会穿上新衣服,到了灶间刷牙洗脸。不像平时,拿起杯子,舀上水,站在屋前场边,而是要在家里,刷牙涑口和洗脸的水要倒入聚宝盆里。
这个时候,灶间的桌上,母亲总是准备好一大碗红糖热茶。这个叫着和喜茶。大家都要喝上几口,意思是一年里全家人和和美美、甜甜蜜蜜。
然后,母亲就开始盛团圆饭了。打开锅盖,竹架上是满满成双成对的年糕和团圆,端起它,下面是红红的一片,是熟了的赤豆和红枣,油亮油亮的,冒着甜甜的热气。
只见母亲用饭勺将饭盛到碗里,我们总是用筷子夹上年糕和团圆,一只碗上放两片年糕和两个团圆,上面还撒些红糖。然后,先将饭端到堂屋的柜上祖宗的相片和菩萨前,燃起蜡烛,点起香,烧点纸张和冥币。我们逐一磕头。这个时候,父亲会拿起鞭炮,点起烟,到屋外,一手持鞭炮,一手用烟去点引星,只听到呲呲的声音,父亲会手一上扬,鞭炮就会掷向空中,在空中,鞭炮就炸响了。待祖宗和菩萨享用后,我们大家就围坐在桌旁,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团圆饭。
团圆饭里有年糕,年年高,高上加高;有团圆,团圆团圆,一家人团团圆圆;有红枣,“早”枣谐音,幸福、吉祥、红红火火。两大碗的汤里,有整棵的青菜,“财”菜谐音,是发财的象征;有整棵的荠菜,聚财;有竹笋,笋,醒的意思,不糊涂,清醒灵敏;有豆腐,头富的意思,富得最快,富得最多;粉丝,幸福甜蜜长长久久,健康快乐长长久久,事业兴旺长长久久。
一家人吃着饭,喝着汤,说说笑笑。饭是红红的,粘粘的,甜甜的;烫是滑滑的、醇醇的,香香的;话是旺旺的,美美的,乐乐的。不一会儿,大家就不吃了,嘴里说着,“囤!”大家就放下筷子,不吃了。大家就端起囤的碗放到大铁锅了,囤到大锅里。团圆饭也就结束了。
于是,全家人就围坐着,吃着桌上的糖块、花生、糕点,说说聊聊,来来牌,下下棋,大王小王中你冲我赶,在楚河汉界里拼杀决斗,在军营阵地上纵横决荡,玩得不亦乐乎。
如今,老家拆了,我们早已不用老灶了,改用电饭煲;父母也已永远地离开了了我们;姐姐们都早已成家,做上了奶奶外婆;哥哥也成家立业,孩子都出息了。但不管怎样的变化,每年的团圆饭还在一年的开始日继续着,人们永远会为它守候,因为,人们寄寓团圆饭里情感永远不会丢,永远不会淡,越陈越厚,越老弥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