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相间,一行行,一排排端正的行姿,英姿飒爽。圆形的竹篦子上,白色糯米窝包着咸菜豆腐竹笋肉沫,青蒿糯米窝裹着赤豆糊或炒得香喷喷白糖芝麻,形同荸荠如军人行军出操,整齐而列——团圆果!
父亲使劲在揉糯米粉,母亲在烧得火烫的灶头搅拌着米糊。我和姐姐负责做青白团圆果,一家人齐上阵,动起来,为晚上的团圆饭忙碌着。
在我的记忆当中,儿时的时光就在甜蜜当中度过的。父亲母亲都是勤劳的人,在那80年代,我家是整个乡里第一代万元户。
父亲养过兔子,办过养鸡场。母亲养蚕,养猪,种菜,做豆腐都是一把好手。每年过年我家因为丰收,喜悦之情,是一道道菜里传递着,温暖着我幼小的心。
年近时,也是最最忙碌的日子。母亲把自家种的黄豆,吃不完就做成豆腐到街上卖。在家乡家家户户过年时一定会做团圆果吃的,而团圆果分白色咸的,青色甜的两种。白色的馅一定会用到豆腐。还有一道西施豆腐,也是我们家乡的特色,每家必做的菜。
于是过小年开始,豆腐成了紧销货,好卖!
清晨,天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开始把头夜里做好列干水份的豆腐一块块切好,一层一层放整齐,挑到街上卖。父亲把我从热乎乎的被窝里叫起来,让我跟着去,帮忙看着点。(我特别喜欢去,因为有钱可点,嘿嘿,从小是财迷!)
菜市场里人挤着人黑压压一片,吆喝声彼起彼落,各个菜摊前都排起了长队,好像都不要钱似的,抢购。
母亲做的豆腐特别适合炒,煎,成了乡亲们首选的产品。一放下担子,就被围上了,你一斤,我二块。
"还有没有了?给我留五斤!″站在圈子外面的人群中有人叫到。
"好!老板娘,给你留出来了!别急,今天卖完,我明天还会做!″母亲忙着给客户装袋子,边回外圈问话的人。
"卖到什么时候?″实在挤不进来的人,就问道,今天买不到了,看看那天有时间过来预定一下。
我母亲和蔼地回:"卖到大年三十半天,李老板,你要多少,给你留出来。″
小小的我忙着给客户找钱!
"好,留三斤,别忘了!我家有上海来的客人,到咱们乡下来过年,想吃团圆果和西施豆腐。″李老板大嗓门透着喜庆,向周围的人们传递过来。
"不错吗,挣到钱了,请客啊!″旁边有人随口贺喜。
不一会豆腐就被乡亲们抢完了。
父亲和姐姐在家忙着杀鸡,杀鸭,退毛。等着我们回家。下午吃过饭,妈妈开始做豆腐,父亲打下手,添柴火烧得旺旺的。
一直卖到大年三十那天上午为止,她才匆匆忙忙收摊。这时总有几位老客户过来问还有没有豆腐了,母亲谦意地回没有了,只剩下自家吃的二块豆腐。
母亲会在卖出来的钱中,挑出几张新的大团结给我们做压岁钱。
到了年三十下午,全家人开始为团圆饭做准备了。做上了团圆果,年糕蒸上。清清白白的白暂鸡一道,鸭中有宝煲板栗鸭,一道年年有鱼,生活有滋有味的糖醋排骨,年年新炒青菜,年年长炒豆芽,路路通藕片,还有西施豆腐放中间。
门外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开始分岁了!勤劳一年的人们开始享用美食,新的一年就要拉开序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