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管子》学习第8天
《形势第二》篇第3段
原文阅读
平隰之封,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讏之人,勿与任大。巨者可与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欲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飺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字词注释
[1]隰(xí):低湿的地方。
[2]隈(wēi):山凹,小坑。或指山的弯曲处。
[3]訾(zǐ):毁贤。即诋毁诽谤贤人。讆(wèi):誉恶。即称赞恶人。
[4]譕臣:谋虑远大的人。譕,同“谟(mó)”。谋划。举:任用贤才。
[5]顾忧:深谋远虑。指思虑周详、见识高超、勤政忠君之臣。顾,思考,思虑。致道:入道,合道。
[6]召:召回。
[7]举长者可远见也:这句是说,举起的物体越长越大,越远的地方越能看到。举长,所举之物长大。远见,远处可见的意思。
[8]裁:通“材”。材料,材器。比:当为“庇”。依赖,信任。
[9]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美好之人必定为人怀念,永无厌倦。美,美大之人。怀,怀念。服,思念。厌,厌倦。
[10]必得:容易得到的。
[11]诺:应允。
[12]訾食:厌食,挑食。訾,厌恶。肥体:此指身体健康。
[13]无弃之言:不可废弃之言。即谈论大道之言。
[14]参:参合,融合。
[15]坠岸三仞:能从很高的河岸或山崖上跳下去。三仞,形容很高。仞,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仞。
[16]猱(náo):猿猴的一种,善攀爬。
[17]伐矜:自负贤能,自以为是。伐,夸耀。或曰矜持,傲慢。好专:独断专行。
[18]违:抛弃,丢弃。
[19]予:给予。取:索取。
译文参考
低平地方的土丘,怎么能够称为高?大山上的小坑,怎么能够称为深?毁誉贤人吹捧恶人的人,不能委以重任。谋虑远大的人,可以与他共图大业;有忧患意识的人,可以与他共商国是。对于那些谋事迅速、只顾眼前利害的人,离开了就不要召他回来。做事求大利的人能深谋远虑,能裁决大事的人将得到众人的信赖。想要使人民归顺,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厌倦。自认为完全能做到的事情,往往靠不住;满口承诺的语言,往往不值得信赖。谨小慎微的人,不能成就大事;挑拣食物的人,不能使身体胖起来。能够不放弃以上这些格言的,一定能与天地相媲美。从三仞高的崖岸上跳下来,是人难以做到的,但猴子却能很容易地跳下去喝水。所以说,自我夸耀,独断专行,是做事的祸患啊!虽不到野外奔跑,也不要把马抛弃。能做到只给予而不向人民索取的,那就同天地一样伟大了。
核心内容解读
有人考证,“平原之隰”应该是“平原之封”,这样才解释得通。平原上的小丘,看上去很高,但毕竟海拔很低,怎么称得上高呢?山区里的谷地,本身在地势高的地方,但看上去不深。这是比喻人有大的过失,虽有小善,称不上贤人;人有大的善行,即使有小小缺失也不为过。意思是说,用人要看大的方面。
“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诋毁好人叫做“訾”,吹捧坏人叫做“讆”。这样的人是小人,不能重用。“譕臣者可与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臣”是“巨”的误笔,“巨”,宏大。出谋划策时有宏观思路的,就可以和他商量长远的战略问题。“顾忧者”,即始终有危机意识的人,可以与他同道。
“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那些反应很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人,只考虑眼前的麻烦,不担忧长远的潜在危机,走了就不必再召回来,一点也不可惜。“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考虑问题长远的人,他带来的益处可以在很远很广大的时空环境里显现。能够裁决大事情的人,众人都愿意跟从。其实,核心不是谁封的,在一个群体内,往往那个能够做决定的人逐渐就变成了核心。
“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这里的“美”是动词。要想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必定要服行道德,不能厌烦。“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如果有人说,这件事我一定办得到,那你就不要太依赖他。如果有人说我这句话一定能兑现,你也不要太相信。世上的事物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的,能够信任和依赖的是那些不把话说得太满的人。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偏食的人不会胖,因为营养不均衡。后一句是隐喻前一句的,谨小慎微的人成不了大事。“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那些说出来的话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人,也就是发现真理的人将永存于天地之间。
“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从三仞之高的悬崖上跳下来,对人来说很难,而猿猴就能喝到悬崖底下的水。比喻人各有所长,自己做不到的,他人未必也做不到。马有识途的本能。自己没有走过的野地,就让马自行择路,不要违背它。比喻自己没经验就要问有经验者,不要自作聪明。
“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君主对臣民能够做到只有付出,没有索取,那就配得上天地了。其实,这是管子理想化的圣王之道。只要能够先付出、后索取,公开地付出,暗底下索取,也就不错了。
这一段是讲用人要用怎样的人,什么人可以用,什么人不可以用。一个统治者、管理者要想无为而治,“势至重而身至逸”,首先就要用对人。如果管理者任用了一堆勾心斗角的人,急功近利的人,鼠目寸光的人,胆小怕事的人,那么不仅自己会精疲力尽,心力交瘁,而且所辖的地区或企业也一定管不好。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孔子论管仲
孔子在《论语》里有好几次提到管仲。有一次,子路问他:“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这是不是称不上“仁”啊?孔子回答:“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齐桓公九度召集诸侯结盟,不依赖武力征服,而靠外交手段,是管仲的功劳。这就叫做仁,这就叫做仁!
另一次,子贡问:“管仲非与仁者与(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称不上“仁”,对吗?桓公杀公子纠,他不能以身殉主,反而去当仇敌的宰相。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辅助桓公称霸,一举纠正天下乱局,人民至今仍享受他的恩泽。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早就披头散发,变成异族的奴隶了,华夏文明也就被摧毁了。怎么能以芸芸众生的行为去理解管仲,要求他自尽、横尸河沟而不为人知呢?管仲让华夏族免于遭受蛮夷的统治,维护了华夏文化,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汉、唐、宋、明的发展。管仲对中国文化的功勋是不亚于孔子和老子的。
孔子在《论语》里一方面赞扬管仲“如其仁”,另一方面也批评说:“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话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管仲的格局太小了!有人问,管仲生活俭朴吗?他有三处居所;管家有好几个,各有分工。生活如此奢侈,这样的人怎么叫做俭朴呢?还有人问,那么管仲算不算知礼呢?“塞门”就是屏风,诸侯家才有的东西,管仲家也有。“反坫”是放酒具的台,是诸侯在外交场合使用的东西,管仲也有。管仲只是个大夫而已。如果说管仲这样也算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孔子对管仲的这些批评,韩非子另有说法:“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管仲曰,臣富亦,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韩非子·难一》)齐桓公为管仲松绑并拜为相。管仲说,自己虽然被桓公器重,但地位仍然卑微,他人不会听信于自己。于是桓公把他的地位提到高、国两大贵族之上。管仲说,自己现在固然地位尊贵,但却很贫穷,被人看不起。你做到部长、市长了,但只有一万元左右的工资,那些亿万富翁哪里真会把你放在眼里。于是桓公封给他三处住所,高薪养廉。管仲说,我的确富了起来,但和你的关系疏远,还是不能让人信服。于是齐桓公把管仲立为叔父。接下去,韩非子对此评论道:“管仲以贱为不可以治国,故请高,国之上;以贫为不可治富,故请三归;以疏为不可以治亲,故处仲父。管仲非贪,以便治也。”
这些道理拿到今天来依然可以用得上,人们往往相信“人微言轻”。明知是真理,但只要是从一个小人物嘴里说出来的,没几个人会当做一回事。
参考资料
《管子译注(全二册)》,谢浩范;朱迎平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
《管子解读:领导的智慧》,魏承思,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