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青菜

作者: 偶得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1:37 被阅读28次

    01

    昨天是礼拜一,是公司的会议日,大大小小的会塞满了整整一天。今天是公司的年会,注定又是不能好好写文章的一天。昨天也是我的主动断更日。因为我想让自己的弦不要绷的那么紧,更从容地读书,更从容地写字,走一条更深更长远的路,无论它通向何方。

    昨天会议快结束时,公司大老板做总结性发言,总结2018展望2019,听着那些宏大的目标,可能是感觉与自己的生活距离特别遥远的原因,我想起了中午吃的一碟青菜。

    这碟青菜很普通,是那种又老又硬还很大片的青菜,碟子虽然很小,但是几乎装了一整碟。可是这样一碟青菜,几乎让人没有下筷的欲望。我寻找到一颗菜心,用刀切出来的菜心,依然难以下咽。就这样,这碟青菜,我鼓足了勇气,也只吃了一筷子。

    我想起这碟青菜,是因为我觉得这碟青菜,也有一种坚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强硬的存在。它仿佛在说:我虽然不好吃,但是我的份量到了呀,你不吃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想,其实人人心中所想要吃的东西是很简单的,就是好吃的饭菜。这是一个普世标准,普通好吃的东西,没有很玄乎的标准。无非就是新鲜的,嫩的,好的油炒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吃地沟油),即便油很少。

    我想如果食堂用鲜嫩的青菜,即便很少,大家也会接受吧。至少比一大碟上来,无处下筷的感觉好。但是经营者不是这么想的,他要考虑舆论,世俗的看法,这对它造成巨大的压力,乃至他根本不可能尝试这一做法。他宁愿生产大量的垃圾,也不愿意冒巨大的风险去做精品。

    这里要解释一下,我所谓的精品就是在有限成本条件下,提供少而精的食物。这个精的标准也无非是可以下筷而已,不是什么星级标准。

    大家都认为,多就好,实际上,少才好,少才会显得多。因为少的时候,标准就提高了,标准提高了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劣质的东西是谈不上标准的,它会有千万种姿态,唯独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碟青菜

    02

    我再来讲一个小故事。

    有天中午吃完饭,大家闲聊。两位女同事(暂叫她们小莉和小王吧)约着周末要去逛街,小王谈论起上次逛街时小莉看好的一件衣服,多么地贵多么地好看。我跟小莉说,你就应该把那件贵的衣服给买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们老是要去买衣服?如果你在每个季节花一笔钱买一件500-1000元的衣服,这样一年下来,你就会有4件拿得出手的衣服。如果这个习惯坚持三年,你到每个季节都会有三件拿得出手的衣服。这样你打开衣柜就知道穿什么衣服,就不会再觉得自己一换季节就缺少衣服。她连连点头,说对哦,可是下次去买衣服的时候,还是去买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然后不断地陷入买衣服的怪圈。

    在很多地方,很多场合,都会有高人讲述,如何去消费才是对的。就是在你有限的收入下,买你能支付的最好的东西。这种消费观念以前我是不理解的。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是买地摊货,拿着两三百块钱,买回来一堆东西,心里那个美啊。时间一长,就发现不对劲了,无论衣服换的再勤,穿出去总是不协调。在第二年又要穿这个季节的衣服的时候,发现自己衣柜里的衣服,没有一件愿意拿出来穿的。这就是所谓的,打开衣柜全是衣服,却觉得自己没衣服穿的问题所在。

    贵的衣服有一个好处,就是买了之后,如果再去逛街,看到这种类型的衣服,内心就有一种骄傲,这个还不如我家衣柜里的那件好看呢,想购买的欲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贵一点的衣服自己喜欢穿,穿出去绝对拿得出手,自己还懂得爱惜。而且质量过关的东西常常可以保存的时间也是很久的,你今年穿完,明年还能穿,丝毫不会过时。

    03

    作为餐饮经营者,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尽量提供最好的食品,即便少一点。不信你去看,贵的菜从来不会给你盛一大盘,贵的菜都是很少很少的。贵的菜从制作到呈现,无一不是精品,所以可以承载高溢价。作为购买者,在自己有限收入的情况下,尽量购买能支付的最好的东西,眼下虽然说少,但是慢慢积累下来,也可以多起来,因为你有爱惜和存储的欲望。

    作为秘书,我常常提醒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让自己成为精品,成为别人愿意高看一眼的人,而不是凑合着随波逐流。这也是一碟青菜给我的启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碟青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re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