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喜坚持分享第766天总约练385咨110次2022年12月27日
今天上自习时,看到学生的留言,有两个同学没有把负责的内容交给组长,我瞬间生气了起来,完全忘了“某种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
之所以控制不住,是先前对这两个孩子的不好印象:“交作业拖拉甚至不提交,提问问题回答的也很不理想。”在心里面就有了各种不好的评价,但还是选择耐着性子去沟通:“没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孩子留言是:看到晚了,不会整;另一个孩子回答是:整好了,担心整理的不好,没法给组长。得知这些原因后,我的气就消了,不是他们和我对抗,而是我脑子里想着这样,才气到自己。
在批改作业时,内心又有了波动。同事生病了,没办法上课,我帮她联播上课,就能很好的看到我班和她班两个同层次班级的表现。对比之下,我的比较之心就出来了,看到她们班“交作业多,读书声音大,回答问题好…,”忍不住想要唠叨一下我们班孩子,最后还是忍住了:关注白。
那一刻自己的内心的感受是,面对的学生时,在这种比较的场景中,还忍不住想要比较,掉入固有思维里,更何况的自己的父母呢。
家长爱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带着看别人家孩子优秀的地方的眼光,来看自己孩子没做到的地方,越比越痛苦,控制不住的情绪就会发泄到孩子身上,也给自家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
现在明白了,即使是学历很高的,博学的老师,也很难避免这方面带来是苦恼,这是做父母的本性,只能靠学识知识来尽量避免拿自己孩子去比较,降低伤害。
当我接纳了自己的情绪,不再对抗时,它就消退了。允许情绪的到来,感谢它的到来,帮助自己进步。今早的课程,让自己又进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