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好多没有学习动力,但打游戏却动力十足,家长们对此围追堵截,结果却收效甚微、苦恼不已。
如果是小学生,家长可能觉得还好,小孩子奈何不了家长什么。
但是等孩子上了初高中成为大孩子,你拿掉孩子游戏机看看,他们能急的跟你打起来。有的孩子干脆软对抗:不去上学了,弄得你手足无措。
所以针对孩子玩游戏问题,真的不是家长想咋样就咋样的。
到了今天这个年代,不让零零后的孩子玩游戏等于是螳螂挡车,不识时务。要知道他们属于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天热带有“网络基因”。他们除了学习之外主要的注意力都在网络上面尤其是游戏这块。
而且玩游戏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影响学习,很多学霸也经常玩游戏啊,但学习也没见耽误落后过。玩游戏不仅给他们带来学习之外的成就感,也是他们自我放松娱乐、同伴社交的重要手段。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往往不在产生问题本身的层次上去解决。同样,孩子学习问题也不是我们经常烦神的玩不玩游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情绪问题以及合理的时间分配问题。
现在流行一句话:情绪是第一生产力。这用在孩子学习上也是正确的。孩子带着愉悦的自然的情绪面对学习,肯定会慢慢养成意识:学习是美好的事情。怎么可能学不进去学不好?反之,如果孩子经常被批评被责罚,负能量满满,根本是学不进去的。
你要告诫孩子:学习要开心,玩游戏自然也要开心。与其围追堵截不如跟孩子沟通协商,制定个合约:比如孩子周一到周四正常都是学业任务重,作业多,没有啥时间玩。那就可以定好星期五玩一个小时,周六玩两个小时,周日玩两个小时。孩子一看一周可以玩游戏有五个小时时间,这个事情有盼头了,孩子可能会答应。
当然了,孩子要有违约责任的:比如如果不能够遵守约定,爸爸妈妈就要把全部电子产品当面收起来带到单位,两个星期不能玩。
家长自然也要有违约责任,比如到了时间不提醒孩子游戏时间到了,孩子可以继续玩下去。
如果孩子能够遵守约定做到这样的行为,爸爸妈妈到星期一就可以肯定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可以说:自己在这个年纪都做不到这样的自制力,宝宝真是可以的。通过这样的正反馈不断增强他们的这种意识和行为,慢慢养成习惯。
尤其是面对现在最流行的电子移动产品:移动手机,很多孩子跟家长一样手机是不离手的,而且这一代人肯定是更加接近电子产品的。
你想啊,现在初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好多孩子下课都在赶作业,放学还要去补习,基本同伴交往都在微信、扣扣里了。他们能做到在写作业时候每写几个字,就不时回复一下同伴的逗乐,随时来句:你妹的。然后开心的不得了,继续埋头写作业去。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跟孩子沟通讲道理:比如说做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练习时,需要严谨的深入思考的逻辑思维,看手机容易影响思路的;再比如晚上灯关掉躺被窝里玩手机,手机蓝光会妨碍视力影响睡眠的,劝其这时把手机放在客厅即可。那么孩子一般也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也会听话照做的。
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手机控制的不错,我们一样要多加肯定认可。要知道现在好多成年人对手机都很难控制,凭什么让孩子控制自如?
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的孩子玩游戏已经有网瘾了咋办?我要不要把孩子送去网瘾学校?
对某件事有瘾往往是神经回路出了问题,比如毒瘾、赌瘾。针对孩子网瘾界定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条件:他们有没有同伴关系,是不是不去学校了?
试问下,有多少学生符合这两个条件?
因此咱们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扣帽子。
况且零零后也很难被很多戒网瘾学校那种军事化管理、感恩式教育所能驯服,也许这些对八零后、九零后管用,但你对零零后试试看。他们回家就能嚷嚷不上学、跟父母打架,甚至要自杀。这样孩子的家长往往很崩溃:原来孩子只是个网瘾问题,现在回来却不像个人类了。
所以家长跟孩子要做到相安无事,避免人机大战。咱们大人不也天天手机不离身,工作不是也做的蛮好的吗?
一定要谨记:孩子情绪好,作业可以做的又快又好;情绪不好,你即使准许让玩手机,他们效率也会很差。
因此家长们面对今天这个年代的孩子,务必要重视如何处理孩子玩游戏时候的情绪问题和时间分配问题,这个才是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的本质问题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