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好书读书人文社科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书笔记

作者: 擎码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8:33 被阅读436次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这两年变得很热门,从字面上看,也很好理解,“刻意的、专门的”去练习。刻意练习是一套什么样的理论或方法,又怎样运用到自己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是读这本书的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作者首先介绍了人类大脑神经元结构的极强可塑性作为大的理论基础,然后在有目的练习和心理表征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是刻意练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精华在前6章,后面几章偏鸡汤,附带分析了下部分《异类》的观点。

人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作者从伦敦出租车司机超常人的计算最佳路径能力,与其大脑中海马体比普通人偏大的研究案例出发,指出大量的专门练习会改变人脑的局部神经结构,进而发展出超出普通人的特定能力。

        其实人类大脑神经结构的可塑性被大大低估了,人类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改变大脑对应区域的神经元结构进而提升潜在能力,人类大脑具有无限的适应能力,而不应该认为大脑神经元结构已经固化,通过学习只能不断发挥大脑已有潜在能力。这是本书科学上的一个大的理论背景或基础。

有目的练习

        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发展,其实已经沉淀出学习新技能的有效方法:有目的练习。有目的的练习包含4个特点:

(1)有目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有目的练习是专注的

(3)有目的练习包含反馈

(4)有目的练习要走出舒适区

        个人觉得如果能在平时绝大部分训练过程中做到上述4点,一定事半功倍,似乎如何做到上述4点是刻意练习更应该关注的内容。但本书作者搞了一个心理表征的概念,来区分刻意练习与有目的练习的差异,后面会进行介绍。

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作者关于刻意练习的观点都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作者提出“心理表征是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它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书中举了个例子:对于没有见过狗的人来说,第一次听说狗这个名词,脑中的反应只是孤立的单词,但如果你花时间一起玩,你听到狗这个名词时,就会浮现出狗的具体画面,甚至与狗相关的故事,这就是狗在的心理表征,不需要搜索记忆。个人理解心理表征,更接近与一种联想或直觉,不需要神经元的计算。

        一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与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心理表征的质量和数量,心理表征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才能建立,这也是刻意练习的意义所在。心理表征为何如此重要?心理表征有助于我们组织和解释信息,也有助于我们找出规律和指定计划(对策)。

        也有人将心理表征比作固态硬盘,能够将信息处理规模和效率答复提高,大师通过是CPU+固态硬盘的工作模式,而普通人智能利用内存进行处理,处理信息的规模受到极大限制。

刻意练习

        我的理解刻意练习=有目的练习+心理表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导师。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刻意提供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比自己重新摸索建立认知,要高效很多;(2)导师会对训练过程提供及时反馈与提升建议。

刻意练习与10000万小时定律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再来看看刻意练习与10000小时定律的关系。10000小时积极的一面在于,要达到专家级的心理表征水平,确实需要足够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达到;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忽略刻意练习原理,给人造成了只要勤奋练习就能成为专家的认知。

        对本书中反馈与导师的介绍印象比较深刻。误差反向传播是现在深度学习的一个基石,本质还是模拟的我们人脑的学习模式,导师或教练是帮我们找到自身误差的一个捷径,当然如果善于反思,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导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荷尔蒙的味道:太强大了,赞同
  • 书佑:抽象不好懂
  • 诗和远方何你:我也在看这本书,你有坚持做吗
  • Sarah孙闻_字_蒞荃:谢谢分享!学习了
  • 素心蔬食:“现在深度学习的一个基石就是误差反向传播,就是模拟的我们人脑的学习模式,而导师或者教练是帮我们找到误差的一个捷径,当然如果善于反思,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导师。”金句。深有同感。
  • 素心蔬食:经过近些年的“刻意练习”,虽然没有成为大师,但感觉到它巨大的力量。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iv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