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僵固型思维
学习僵固型思维就是要告诉人们,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有时候也么看待能力,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僵固型思维导致“脆弱的高自尊”
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会怎样发展才重要。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区别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到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
而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上。
从僵固型思维转变成长型思维的方法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试错是一种学习机制,把错误当作一种反馈。
管理错误三种方法:
把错误看做学习机会
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
制定犯错计划
2.应该型思维
(1)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型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应该型思维和愿望的区别
能不能容忍现实和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者我们的愿望,而不能让应该型思维来主导支持我们。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走出应该型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2)对自我的应该型思维
自我烦恼的背后是应该型思维
应该型思维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要实现的事情上,努力就变成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
应该型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我们心理有太多的“应该”在告诉我们怎么做,这些应该思维变成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限制,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真实情感的表达。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去做。
应该型思维导致我们非黑即白
应该型思维既会阻碍我们真实情感的表达,让我们的行为变成一种模仿,又会固化我们的思维,造成我们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就会变成应该思维的囚徒,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不再拥有思维上的弹性。
3.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为了避免接触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竖起警示牌,我们感到的痛苦越大,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
对创伤性事件思考越绝对,情绪反应就越大,就会越悲伤和沮丧,导致悲观思维
对挫折绝对化的三种方式
永久化
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普遍化
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格化
觉得所有不好的事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僵固化思维、应该型思维、绝对化思维看似不同,其实有很密切的内在联系。
比如,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然后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的聪明,否则就没人喜欢我了。这就是应该型思维。
然后,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证明我不够聪明,在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