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腾讯新闻出品的《和陌生人说话》中的第七集《我不是“神女”》引爆了网络。
当初被校园暴力迫害8年,王晶晶终于绝地反击,把暴力头头送进监狱!
当时的她还是浙江温岭中学一名普通高一学生。
有一天下课时,两个男生在教室里打架,撞到了她的桌子,水杯滑落摔碎,同桌女生说了句“王晶晶的茶杯要300万”。
因为这句玩笑话,王晶晶开始了噩梦般的被造谣人生。
不久,王晶晶学校的贴吧开始议论她。
帖子大意是讲那天打碎茶杯的事件,但内容完全变了味,说她自称茶杯价值300万,然而整个人看起来却很穷,连衣服也买不起,穿来穿去就是那两身地摊货。
接着,家境显赫、小学就整容、男友不间断等谣言愈演愈烈,甚至自己的私密照也被传遍了学校贴吧,群嘲演化为羞辱、谩骂甚至肢体暴力,她成为“全校公敌”。
最终,原本在班级排名前五的王晶晶患上了抑郁症,成绩一落千丈,选择了退学......
虽然最后参加高考复考,也只考上一所普通大专。
这一系列的校园霸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我们曾以为,孩子在学校过着的是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却不曾想到,学校也会变成孩子的地狱。
2018年,《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校园暴力》显示每年仍有1000起左右校园暴力事件。
有学者曾对河南省部分小学调查显示,将近30%的小学生经历过校园霸凌。进入网络时代后,更有高达71.11%的青少年都曾遇到过网络欺凌。
例如,4月3日,河北保定初中女生被同学4分钟抽打36耳光,梦里都无法摆脱阴影;
4月11日,贵州独山县文武学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一男生在宿舍脚踹、持棍棒殴打另一男生,逼迫对方下跪。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这是每一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究竟该“以暴制暴”还是“以理服人”?不同的家长有不同应对方式。
还记得一段被网友热议的视频,事件发生在一个幼儿英语培训班里。
一个小男孩欺负同班的小朋友,踢了小朋友的头。
刚好被孩子的妈妈看到,抓着孩子的手直接打了回去,并且教育孩子“被欺负就要打回去!”
很多家长赞同了这个妈妈的做法。因为有些时候,以理服人是没有用的,不少熊孩子动手打人已经成习惯了,家长也不懂引导,甚至还会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
自家的孩子当然不能就这样白白挨打了, 一旦习惯了被欺负久,孩子可能会慢慢变成一个真正软弱,任由人欺负的人。
所以,当孩子面临校园暴力的时候,教孩子反击是对的。
但是在生活中,孩子被打的情况很复杂,有时候光靠打回去,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孩子身体力量没有对方强,根本打不过。
只教孩子打回去,恐怕只会被欺负得更惨,甚至还会被不明是非的老师指责。
又或者孩子遇到的,根本不是两人之间的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事件,常常是一个人被众多孩子欺负,打回去只会激怒施暴者,如果没人及时帮助,孩子反而会遭到更严重的报复。
因此,教孩子打回去很重要,但教孩子如何智慧地“打回去”更重要。
“这是我的东西,还给我!”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
王晶晶的事情演变成这么严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不知道别人这样对她,已经侵犯了她的权力。
她反而认为是家庭贫困、个人外貌等原因,才导致自己不被尊重。
于是她开始通过说谎来反驳别人对她的污蔑,透露自己的个人裸照来换取友谊和帮助。
没想到,这些行为反而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任由人揉捏的软柿子,继续对她肆意欺辱。
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是自己的个人隐私、身体还是物品,没有人有权力拿走迫害,这与贫富,高矮,美丑,都没有任何关系。
王晶晶应该做的是捍卫自己的权力,让同学道歉或删除对自己的造谣,或及时请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在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编写的绘本《孩子的权力》中,作者就告诉孩子们:
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权利,他们有权知道自己的权利,说出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的权利。
除了让孩子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也要教会孩子拥有“打回去”能力,能通过表达自保,或寻求帮助。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对校园暴力发声:“孩子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有不被伤害的气场。”
她认为孩子应该多多运动,增强体格,学会自我保护。孩子有爆发力,才不容易被人欺负。
有一次,李玫瑾的孙女就曾在幼儿园被同班男孩欺负,因为男女力量悬殊,自己孙女被同班男同学抱起来又摔下去,磕到了头。
于是她教会自己孙女女孩要掌握的防身术:当被力量悬殊的人欺负时,拽对方的耳朵,两边一拽,他一疼,就松开了。
学会了“打回去”,我们还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当遇到不能保护自己的情况时,要报告给父母和学校相关人员,不拖延,不隐瞒。
同时,我们还要保障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被霸凌孩子相信这件事不是他的错,他也不需要一个人面对,家长或他信任的老师都会陪他一起应对。
王晶晶在被欺凌的这些年,她如果可以早些寻求帮助,或许能减轻一些痛苦的遭遇。
有人可能会问:孩子被欺负8年,王晶晶的父母在哪呢?
王晶晶的父母根本不清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知道王晶晶月考成绩是班级第五后,妈妈竟然开始了恶毒的咒骂……
这是个糟糕的原生家庭。家境贫穷,换洗的衣服也只有两件,父母常年争吵。
如履薄冰的她,长成了一个自卑的孩子,常常会变得胆怯怕羞、猜疑心重、缺乏自信。
这也是王晶晶遭遇校园霸凌时为什么不作任何反击的原因。
所以,无论家境如何,我们都要试着给孩子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剔除自卑感,绝不能有“穷,别人就能欺负你”的自卑情绪。
此外,爸妈和老师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和情绪变化,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等人为伤痕
2、书本、文具常常丢失或破损,或者频繁地向家长要钱
3、如厕习惯变得反常,课间不去,改在课上去,或者非得回家才上厕所
4、突然变得逃避上学,常常装病请假甚至逃学
5、在校期间或者回家后,总是神情沮丧、情绪低落、精神恍惚
6、学习时变得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急剧下滑
7、突然变得焦虑、易怒,感叹活得没意思
8、经常自责,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行为
9、频繁地出现失眠、噩梦、尿床等现象
正如李教授所说:“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先让孩子自我反省;这反而纵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校园暴力最关键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每个家长都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去欺负别人。
记得在一档萌娃真人秀节目,刘涛处理两个孩子打架的桥段,就很有参考意义,甚至有很多网友评论说这是“教科书式育儿方式”。
两个孩子打架的起因是,泰勒要求子祺把魔法棒还给自己,子祺不肯,泰勒就打了子祺。
刘涛安抚平复两个孩子的情绪,开始尽量还原事件真相。后来,刘涛去找打人的泰勒,再次耐心询问泰勒打人的缘由。
并顺路提示:“但是你忘啦,打人是你先打的,骂人也是你先骂的”
当泰勒点头表示认同的时候,刘涛开始引导泰勒讲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真的打他了,你再有所有的不高兴,你打人是对的还是错的?”
泰勒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给自己找理由说:“但有时候,我还是控制不住”。
刘涛:“对,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但是我希望你能够跟园长保证,要学会控制你自己,如果你觉得有任何的不舒服,或者别人惹到你,你想警告他的时候,你来告诉我。你说他让我很不舒服,我怕我控制不住,可不可以让他不要这样。然后园长去跟他说,好吗?”
想要消灭校园暴力,就需要我们要教给孩子以非暴力沟通的形式去解决。
父母对于孩子不当行为的纵容和忽视,只会推孩子走入触犯道德与法律的深渊。
娃不爱学习?学习遇到难题?
如果对其他鸡娃神器感兴趣
就来叮当快乐学科商城挖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