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com
在今天,几乎身边的所有人,手机上都会有一款社交用的APP,那就是微信,可以断言,微信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早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
每个使用微信的人,或者主动,或者被动,都加入了一堆七七八八的微信群,自家的亲戚朋友一个群,兄弟姐妹们一个群,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的同学再各来一个群,前后不同的工作单位的同事们、战友们也都有自己的群,再加上因为兴趣爱好相近而结连的大群小群,总之,微信群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基础设施”。
恰逢春节,各微信群里面也热闹非凡,或者红包满天飞,或者信息知识大分享,或者嬉笑怒骂话情谊,最后都浓缩成微信APP上面那个小红点,而这些小红点,却让一些人“爱”的欢快,同时也让另一些人“恨”的无奈。
“爱”的人喜欢各种信息更新,喜欢微信群里面热闹的气氛,喜欢看同学朋友们各种逗乐子,总之他们喜欢的真实,爱的投入。而“恨”的人呢,他们往往对信息本身有更严苛的要求,他们不喜欢各种“噪音”,甚至讨厌那些莫名其妙的喧闹,他们不一定是讨厌具体的人,但是他们真的“恨”那些对他们来说毫无趣味的讨论和信息轰炸。
朋友圈里面的更新,也存在类似的信息噪音,但是朋友圈里至少可以选择不去关注那些喜欢制造“噪音”的人,甚至可以屏蔽掉令自己厌烦的信息源头,从信息流动角度,合则相互关注和互动,不合则取消关注以求眼不见心不烦,这倒也算不得对人不敬,不管关注与否,都不该上升到对人的极端评价。
对待微信群往往很难像对待朋友圈一样自我,除非你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呆在某个群里,一退了之,那也算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也有些场合,退群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会和一个重要的群体直接疏远乃至隔离,这也许是大多数人所顾虑的事情。待在群里,原本期待一次距离恰当的“连接”,却生生演化成一次尴尬的“直接遭遇”。
在我看来,微信群如同一个个活动室,或者主题会场,加入微信群的时候,就该知道这个主题会场的规矩是什么,如果一个会场没有规矩,任何人都可以在里面说任何话,甚至一直不停的絮叨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关心的话题,那一开始,这个群就注定要变成一个吵闹的地方,很难让人爱它敬它。
参加过一些优质的微信群,基本的群规都是不能闲聊,或者只有在指定的很短的一个时间段里可以闲聊,其它时间都对讨论内容有具体的要求,无关话题都是禁止讨论的,在那样的群里,常常鼓励人宁愿静默,也不要随意胡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一个主题群的安定和团结。
肯定有一些人会问,不让大家聊天,那要微信群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典型,群的重要作用其实不是实时聊天,至少它不是极少数人一直海聊的地方,四五十人乃至百八十人的群,如果只有三五个人一直在说话,聊各种只跟他们几个人相关的“私事”,那还不如直接拉个小群尽兴的聊,何苦要让大多数人一直受这个信息干扰呢?
建立一个群,或者参与到一个群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以为是“连接”,但连接并不意味着“随时连通”,就好比一个大的教室,只有上课的时候,大家才需要进来,其余时间,是不能随意在教室里面吵吵闹闹的。再换个说法,加入一个群,其实像是“占位”,当有相关的主题讨论发生的时候,可以参与进来,这个时候,群就是一个“主题活动室”,它可能会进行一场活动,为了到时候能参加活动,我们只是提前预订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不能允许少数人在这个活动室总是大喊大叫,不然总有一些人想离开这个活动室。
我亲手创建过很多群,这些群中多则有上百人少则有三五人,有些群我早已经退出来了,有些群虽然还在里面,但是也基本从来不关心群中发生了什么,只要自己静默就好了,只有少数高效而有趣的微信群,每个深处其中的人,都不轻易去干扰他人,这样的群,让我愿意一直保持关注,进而参与一些有趣的讨论和信息分享。
我们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为了内心的满足,如果信息变成洪流,甚至变成了一种搅扰,那还不如不去接收这些“信息噪音”。微信(群)把我们的社交活动和日常交流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社交”和“交流”这种事情,只有工具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社交活动有很多礼仪和注意事项,一旦缺失了必要的礼仪和规矩,所谓的“社交活动”就变得了无生趣,甚至令人厌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