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是一份制式合同。它分为两种:Call、Put。下面会详细解释。
Call
一份Call合同中,期权卖方(B)向买方(A)承诺在到期日T时,A可以以行权价K从B购入数额为N的某个股票(该股票叫做“正股”)。
例如,当你作为期权买方购买了阿里巴巴(BABA)在9月底到期的行权价90的一张Call(通常数额N为100股)。那么等到了9月底,你就可以向期权卖方以90的价格购买100股BABA。如果此时BABA股价为100,那通过这份期权,你只要花90就可以买到100股BABA,转手一卖就是10块每股的利润。但是如果此时股价是89,那走期权买BABA还不如直接在市场上便宜,于是期权就一文不值。
注意,期权提供的是“权利”而不是“义务”,也就是作为买方的你可以选择不买。对应的,卖方在被行权时不能不卖。
大部分期权都是美式期权,允许在到期日T前行权,但是一般散户中没人这么干。
作为制式合同,一张期权的数额N通常比较固定,美股通常是100。于是制式合同中可变的量就基本只有到期日T和行权价K了。
制式合同的好处就是方便风控,于是可以形成匿名的交易所交易模式,促进期权的二次流转,大大提升流动性。在行权的时候,你并不会真的找到那个卖家,然后追着让人家买你的股票,万一找不到人还要上法院打官司。券商会负责处理相关事宜,通常只要在交易软件上准备好现金并且选择行权就可以自动完成交易。与他们提供的担保责任相对应,券商对期权收取的中介费比股票高很多。
Call又叫看涨期权。当你花钱买入一张Call,通常只有股价上涨才能让最终的收益为正。如果到期的时候股价还是低于行权价,那么当初买Call的钱就直接归零了。
Put
在一份Put合同中,期权的卖方(B)向买方(A)承诺,在到期日T时,A可以以行权价K向B售出数额为N的股票。
例如当你买了一张9月底到期的行权价90的BABA的Put。等到9月底的时候,如果BABA的股价是80,那么你就可以从市场买100股的BABA,然后通过Put以90块钱卖掉,净赚10块每股。但是如果BABA的股价高于90,那就完全可以直接通过市场卖了,Put的价值就是0。
Put又叫看跌期权。
期权卖方
上面都是以买方的视角来讲期权。但期权作为制式合同的又一个好处就是人人可买,人人可卖。
也就是,你可以虚空造牌,直接通过券商在市场上卖Call。券商会根据自身的风控规则,要求你的账户有一定的净资产。
买方双方的立场当然是对立的,所以当卖了Call,那么你其实对正股是看跌的(虽然Call叫看涨期权)。
Put类似。
期权的风险
单纯的买卖期权基本就是在赌博,风险收益都很大。
例如单纯购入Call,那么只要到期日时正股股价没有到达行权价K,这笔投资就归零了。但是如果超过了K,获得的收益通常远大于购入成本。
对应的,作为期权的卖方,有很大概率能让自己虚空造的Call归零(股价达不到行权价),从而白赚利润。但是万一股价涨的很厉害,远超K,那么可能会亏非常多。
通常期权需要与多种期权、正股组合,用于构造预期收益曲线的投资组合。以后有机会再详细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