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货的大批涌入,以传统工商业为主的内陆城市百业萧条;随着清廷内忧外患的加剧,无暇顾及运河的发展,致使运河淤塞,运河沿线的繁华大不如从前;但随着洋务运动和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兴起,以青岛、天津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缓缓地向世人展现了从一个贫瘠的小渔村到经济文化中心的大都市的奋斗史。
青岛海岸线曲折,湾岬交错,大小海湾多达49个,是极具经济、军事价值的良港。1892年,清廷为巩固海防,驻防青岛,修建衙门、炮台、栈桥,至此青岛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升级: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通过实地考察,极力主张德国政府占领青岛,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一个“样板殖民地”来证明德国与其他殖民国家的不同。1897,德国以“巨野教案”出兵青岛,清廷拱手相让。德国经过土地勘察,完成青岛史上第一份城市规划之后,一场持续17年之久的青岛建设之路拉开了序幕,为了保证质量,德国专门从本土聘请建筑师和专业技术工人,并运输大量建筑材料及设备,胶澳(青岛别名)总督工作之余亲自监工并规定建筑外形不能重复,德国殖民者的一系列努力,直接使得一大批质量可靠、做工精美、风格样式各异的建筑落地青岛。例如,德占时期青岛最豪华之一的总督官邸;1910因不同时节、不同方位具有不同韵味的钟鼓楼而闻名的基督教堂;形态各异的胶州邮政局、海滨旅馆等。德国人依托青岛的地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相映交错,使青岛的建筑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立体美感,奠定了青岛基本的城市格调和风格,使青岛在全国城市之中独树一帜。
第二次升级:1931年,驻防青岛的海军将领沈鸿烈被任命为青岛市市长后,青岛趋于稳定,开始了第二次建设。青岛市设立市区工程设计委员会,着力提升建筑质量。青岛著名的八大关别墅群便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景观舒朗,空间亲切静谧,犹如都市村庄,林荫路的尽头便是大海。这一时期,最为经典的则是“对景”的运用。“对景”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经典手法,即从一处景观欣赏另一处景观,两景相对,便会产生非常奇妙的视觉美感。例如,浙江路和德县路交汇处的高坡上的圣弥爱尔大教堂。
第三次升级:近些年,青岛的城市风貌完全跳出之前的发展脉络,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不再是绿树红瓦、疏落有致,而是高楼林立、紧凑致密。与其他城市大不相同的是,青岛城市建筑群与大海交融穿插,滨海建筑布局从低到高,层次分明。
青岛老城区 / 摄影 张霄 照片照片拍摄于青岛市中山路发达大厦。拍摄于青岛市中山路发达大厦。从这里观察青岛老城区,可以看见各具特色的建筑依山而建,红瓦绿树相映成趣。参考书籍:《这里是中国》·青岛:一部城市美学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