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三月
人间四月天,一直让我有些疑问。翻汉语典籍,人间最美月应是农历二月末三月初。比如今天清明,是农历三月初一,如有闰一月二月,那日子的算法,又是一样。这不算较真吧。
让我怀疑的理由是历史与现实的纠结,古代纪年与现代西洋纪年的纠缠,如再有帝王年号,混着天干地支纪年,如无专门研究,可就犯难,有点犯浑,也未必可知。
早年乡村,喜欢的还是阴历,这与农事关系密切,掌握起来不难,又好用。如算着婚嫁,合个八字,也传着传统。一旦深入人心,便是难以改变。而今随着教育,电视网络,再有身份证,新农村,用着公历多,而农历不忘,但用的更少,不知下一次纠结的是谁?纠缠不止,新历旧历,老黄历,会不会也有另一番纠缠?
还有就是一学生,读古诗,诗中诗八月云梦泽,问为什么是秋天,她未一下子转过弯,你能批评吗?相反,平心一想,厚重的历史,也可是混乱的历史,润若是八月,那真不能说准。何况岭南八月,无论公历,还是农历,都可归入夏天,酷热流汗,真难说是秋天。当我们习惯于某种东西,又被打破,真相不易,判断亦难。
今天,写中国节日,大多是以农历算,而建国后,沿用公历,去了朝代,这里面的计法叫法也失了味。如果加上天气变迁,中国大地物候变化,一朝一代,如没有确切记录,仅凭某些死知识,知识不死,而人死在繁杂的知识里。比如语文高考喜考文化常识中制度及历朝官职等,学生受伤很大,受害非小。想想近几十年中央地方机构改革等,也是巨变。非专业人不足以梳理,何论中学生?曾经写中国古代制度的人,出书都不止一本,查找资料,考证变迁,梳理脉络,可是几年几十年之功。高考有时为考而考,还有说道考能力,还有专家说让多少分之几人做不完语文题,这不是一厢情愿,就是罔顾天下考生前程。
考了一下,几乎天天公历年节与农历年节都不是固定相同,若是西方,喜欢用第几周周几,让学生算年算月时,那不是死人节奏?中国学生死在这种看似聪明的题目里,扼杀了创造力,就是过于教条,做简单无用的脑筋急转弯的题。大师难出,真正优秀的好学生也是难得。
传统节日,常以几月初几,这两个几,一样,何必伤神?或是月中月半,也算化繁为减。大多数中国过春节,讲日子,一定是讲正月初几几,不会讲公历几月几。一提到初几,文化味,年节味,天地人都有。正月初七,人日,多有味。七,在汉字里,连着生死,讲着轮回,渗透天地哲理,人味浓郁。
节日慢看,现代政治化节日,喜欢跟随历史事件,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七一八一十一,更不用多说。而台湾用“双十”,似乎想跟传统。
现在又有人造节,520,取谐音,双11,光棍节,以形会意;双12,纯乎生意,经济追求。这节日意味,虚拟也真实,只要你快乐,就行。
想到外国狂欢节,或是宗教的,但只要快乐,至死不憾。而中国人过宗教节日,是求福佑,而非信仰,或信仰都是淡化又漠视的。还有节气成节日,清明,好多祭祖,烧纸必是保佑发财兴旺,不会说安息,或是讲自己赎罪之类的。节日,复杂比不过人心日芜,利在前,而福所求。过节,过得好累。
中国传统节日,只有两个与人有关,一是清明,二是端午,前是节气融合人文,后是人文借日子。但都讲得是气节,气节重于欢乐,也少情感,多有点神性超越。
而宗教节日,已世俗又世俗,苦难多的历史,很难免于俗。祥林嫂捐门槛不是洗涮原罪,而是怕自已被两丈夫分身。悲于功利,又纠结于神人。
节日文化,难育信仰。节日文化,常作功利营求的工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文化只不过是世俗的欲望舞台,娱乐了神,但不会超脱人。
行在春三月,农耕之人的旧历旧习。人间四月天,姑且有一年是,如今被人用到烂,那也算林氏的功劳。春三月行在映山红旁,走在玉兰花下,见柔条新叶,见大地迟迟春,还是美可方物也可方人。
林中百花,树有新蝉,啷啷鸣枝,三月真好。节日太纠结,不若行春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