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当这些持续做到足够,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2、反思自己经常在生活中看不明白这点,最后都当成是自己认知层次不够,现在越来越能理解了;
3、人们习惯以当前认知和静态思维看待事物发展,这就是一种短视的认知偏差;
4、也发现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矛盾,因为许多事情都觉得可能理解不够,自己无法确定;
5、下一步行动:
(1)让矛盾存在于心中,接受无法确定的事实,要包容自己的“认知不足”;
(2)不要过早和急于下结论,多看看多想想,有些结果可能是当前的自己“看不到”的,这是正常结果;
(3)存在即合理,不轻易否定,要认识到自己的浅薄。对那些自己觉得“可笑”的行为,要先想想是否是自己“可笑”在前;
【二】
1、一年一度MSI开打,中间出了几个大瓜,各种人设反转,有些让人惊掉下巴;
2、人设和口碑这种存在,极有可能是“设计”好的一种包装,附在流量们身上的光环,所以这样的吃瓜和看戏实在太浪费时间;
3、类似的情形也还有国外一些节目,宣传主题都成模板的重复,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原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下一步行动:
(1)保持独立自主的思考,不是能做视频、能写成文章的都是“事实”;
(2)减少不必要的吃瓜看戏,娱乐消遣不具备长期的实质产出,只能当成短期需求行为;
(3)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检测自身状态时,多向自己提问;
【三】
1、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受挫式沟通,要么是不习惯那类交谈风格,要么是对方过分直接表达,但不管哪种都让人感到不悦;
2、已经学着和颜悦色的友好交谈,但还是会出现这种局面,要明白这就像天气一样,有风和日丽,同时也有暴风雷电,可人总不至于对天气生气吧?
3、很多次类似的交谈中,看到自己的情绪,然后用RAIN缓和下来,慢慢发现对这样的情形有了更高耐受度,果然是人要在事上磨炼;
4、下一步行动:
(1)先接受沟通中的“天气多变”,不管什么天气都有应对策略,平和不影响自己的节奏应放第一位;
(2)友好沟通自然没有什么,碰到非友好和受挫式沟通,需要明确沟通目的,并一切以这个目的为主;
(3)由此举一反三,要保障自己以理性掌握主动选择权,不要被迫陷入影响做出情绪反应;
【四】
1、交流谈到人何时进行自我反思,好奇最高选项会是什么,盲猜人们往往都是经历痛苦后才进行反思,应该是受伤之后;
2、也忽略了一点,有时受伤痛苦后,很多人无法扛住痛苦,被干扰被打倒,然后就没了然后,直到下一次再经历痛苦;
3、但更愿意相信人们的反思是为了不再受伤害,基于这种“进化”,所以受伤痛苦后的反思率应该会更高;
4、心理学家把直面痛苦称为“触底”,字面看似与A股跌无可跌一样,其实是指直面错误和缺点的痛苦,转化为喜悦达到彼岸;
5、下一步行动:
(1)从痛苦中挖掘不足带来的问题,直面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为的是不再经历;
(2)有些痛苦是来自过高的预期,也可以从调整合理的期望入手解决;
(3)摆正心态往往与痛苦有很大关系,要多关注内心想法;
(4)盯紧“痛苦”这个关键因素,围绕源头反思;
【五】
1、碰到环境的收缩变化,出现了很多声音,更多的是说着事实缅怀过去辉煌,痛苦的互吐苦水;
2、其实在生活中也不难观察到,经常听到抱怨某个不好结果,而不是去了解导致这结果的做法是否有问题;
3、抱怨多来自看问题只看负面而不管正面的人,他们也极少能马上去思考解决办法;
4、下一步行动:
(1)提防掉入负能量圈,倒苦水会让人感觉舒服,是因为责任不在自身,但这也限制了解决的主动;
(2)区分反问式的引导,避免被带节奏,要能提醒自己“直面、解决”才能成长跨过问题;
(3)既然所有问题都是人和办法的问题,那应多思考“还有人能以别的方式解决这问题吗?”,以推进自己的进度;
【六】
1、再次谈及现在的人们都在不断的学习,甚至学习新的知识成了一种“瘾”;
2、对这种现象也深有感受,自己也一直这么做,但偶尔会想想“转换率”的问题;
3、学得多并不等于转换成理解的也这么多,“躬身入局”成为关键的一点;
4、只有从不断学习新事物的低纬度认知跳脱出来,才能进入到真正的“学习”高纬度;
5、下一步行动:
(1)认知迭代:学再多,不如亲身体验,理论再好也不如上手练习;
(2)把真正的学习从“头脑”转向“头脑手脚并用,甚至加上感受”;
(3)本阶段放缓新事物学习,尝试从“想一想”到“试一试”;
(4)练好基本盘,成为自己能用的技能;
【七】
1、以史为鉴,保持对过去的复盘总能挖掘出一些当时漏掉的信息和感受;
2、特别是再次经历,成为足够的对照组时,会尝试着做出不一样的思考……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3、我们的当下就是各种选择后汇集的一种结果,意识到如果能跳出与之前不一样的选择,那也将改变成不同的未来;
4、有时痛苦的那条路,可能是离正确最近的;
5、下一步行动:
(1)要不厌其烦的经常提醒自己,保持开放思维、保持开放思维;
(2)对初次觉得有抵触和别扭的选项,不要第一时间给出决择,先想想是不是因为这个选项“不习惯”,才导致了抵触和别扭;
(3)多思考和比对“在正确的和舒服的选项中,我们经常选择舒服的那个”,比如拓展能力圈就是一个正确但不舒服的选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