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为什么我们总是“吝于好”而“奢于坏”

为什么我们总是“吝于好”而“奢于坏”

作者: 顺锅 | 来源:发表于2016-12-17 12:59 被阅读0次

    过去常常听到一句俗语,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也被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做坏事,做了坏事,自己的名声就毁了,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的确如此,这句话一直都在并且从未间断的验证着事实,某宝戴绿帽、某丹劈长腿、某尔假慈父……哪个不是闹得沸沸扬扬,传遍千里。

    然而这些好像都只提到了后半句,再加上前半句“好事不出门”,你就会体会到这不是赤裸裸的偏见吗!确实,这就是我们普遍都存在的一种负面偏见,我把它叫做“吝于好而奢于坏”,即对待好事似乎十分吝啬,对于坏事却是十分奢侈。

    “加分”如进一滴水,“扣分”如掉十滴血

    老师对于学生,我们可能都认为“加分”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确实是。但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维,从学生对于老师的角度来分析,可能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招,那就是“扣分”。

    其实这里所说的“扣分”,并不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扣分,那确实过于残忍。而这里是换一种方式,给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加分,让他们都知道自己已经额外获得了分数,然后如果表现不好再从加上的这些分数中扣除。看到这,大家可能又会说“老司机”啊,这其实都是利用大家的一种叫做“损失厌恶”的心理,说白了就是“吝于好而奢于坏”的负面偏见。

    因为你如果只知道加分,每次又不可能加太多的分,虽然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但他们可能根本不重视这件好事,甚至于不屑于这件好事,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不够明显,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好像往其身体里注入一滴水那样平凡且效果甚微。

    相反,如果要是在他已经到手的东西中将其夺走,那还不得要了他的命,拼了命也要跟你干。所以他可能会满腹激情,肯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面对这个对于他来说的“坏事”。这种瞬间如掉十滴血的感觉,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心疼。

    或许我们都是这样,对于好事吝于上心,对于坏事奢于用心。

    慷慨大方的“批评”与一毛不拔的“鼓励”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看到别人的一篇文章或是一个作品,如果觉得写得很好或是做得不错,可能就是随意的点个赞,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但是,如果你看到一篇在你看来很烂且不符合你的价值不符合你的认同感的文章的时候,你就可能要开启批斗模式,加之恶言相向了,这时,你可能不会吝啬于你的文字,各种奢侈各种华丽只为让其知道你Y那根本屁都不是。

    而作者本身也是“奢于坏”的啊,看到你这个在它看来坏透了的评论。一种情况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开撕,以牙还牙。另一种情况是直接一枪毙命,从此打消了作者继续写作的念头。这也解释了你现在打开任意一则有点主见或是有点特点的新闻,再看看那评论,简直不堪入目。大家都总是吝于好而奢于坏,坏事的重要程度远远大于了好事。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我们小时候做好一件事情并满怀信心、兴高采烈地去找父母,想得到父母的一番夸赞,但结果却总是让我们大失所望。我们得到的回复永远是“你看你那尾巴翘得多高,我告诉你,你离那东西还远着呢”。但如果是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一点事情,那阵势可是又打又骂还不让哭,又罚站又面壁还不让吃饭。其实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只会让我们永远记住了错误的本身而记不起我们那些做得好的做得对的本应该得到一丝夸赞和鼓励的事情。

    这难道不是对好事无比的吝啬而对坏事无比的奢侈吗!其实我想,情侣间夫妻间何尝不是,对方的好永远看不到,看到了也吝于表达。而对方的一点点坏都不能容忍,总要将其严重化扩大化,乃至于无法收场。

    “吝于好”“奢于坏”或许是我们一直就存在的特性。但了解了它,只要转变一下思维就能为我们所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吝于好”而“奢于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bo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