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事情的发展,总是有两个可能的方向的,要么趋向于好,要么趋向于坏。但在这两个趋向得以明朗之前,大概会有一个“含混阶段”或“模糊时期”的,此时世间的状态,可谓之“弥乱”,其成因何在呢?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有一款嘉言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对其动动脑筋,来一个体验与思考。
曾公言:“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就使得小人愈妄。”我以为,这话是切中要害了。那么,按照思维与思想探究的根本原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琢磨,曾公此言告知于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观世相、察变化、明趋势的一个“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具体方法——“治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在下面继续探究。
一般来说,人们总以为“黑白混淆”“是非不分”,或者“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还不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其实,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远不是这么简单,而是错综复杂的。
如果以逻辑上的推导,那么,这个问题确也是有其“认识论”上的简单,即:谁主“黑白”之辨?谁主“是非”之别?“黑白”都关乎谁人的利益?“是非”都关系谁人的福祉。在此基础上,于“方法论”上“操刀”解决问题,则是不同“方法论”导致不同结果的——“左倾路线”则有“左倾”结果,“右倾路线”则有“右倾”结果,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这样的“实践标准旗帜”是容易“扛”的吗?更关键的则在于谁人来扛住、扛好这“实践标准的旗帜”?
基于上述,我们再来看曾公此嘉言的“弥乱要因说”,就不在于“找乱因”而在于“治乱”了,即“当政”一方,必应守住“明辨是非”而防止“黑白混淆”,最不该的作为是“君子愈就使得小人愈妄”——其实,“君子愈就”已非真君子了,因而曾公之言是含有倡导做真君子之义的。
曾公此言是“复胡宫保”信札的摘要,两位“成事大师”会仅仅谈“弥乱之因”吗?不“治乱”何以成事?何以“中兴之臣”?至此,曾公此嘉言的真谛该是明了。
还是那句话,读曾公嘉言,一定要立足在何以成为传世嘉言这个立场上,才能读出其中的“真味”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