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完美的,是顺利的,一切都是按照“A选项”进行。但这是不可能的。
最近几天在读桑德伯格的《Option B》这本书,对如何应对逆境有了更多的认识。
桑德伯格用“B选项”命名,分享了她失去丈夫Dave的痛苦以及心路历程——当不幸发生之后,人生已经回不去了,只能把Option B过得尽可能精彩。
这本书是与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合著的,引用了很多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所以对于我们如何科学地应对逆境有很多启发。
当朋友遭遇逆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对闺蜜,关系非常要好,她们每周末都会通一次电话。但后来,其中一个朋友离婚了,她说令她感觉最痛苦的不是离婚本身的痛苦,而是被隔离感和孤独。她的朋友和她的电话断了。一年后,她问她的朋友为什么不跟她联系,她朋友说:“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不知道该跟你说些什么,怎么安慰你。”
这似乎是我们大部分的通病,因为我们感觉不知道说什么,所以就选择什么都不说。但其实我们要去说,桑德伯格用了一个“房子里的大象”作为比喻,其实这头大象就在那样,根本不容忽视,所以我们不能假装对它视而不见。
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告诉我们的朋友“如果你需要我,可以随时找我”。
这是增加我们朋友的可控感的一种方式。关于可控性,书中举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噪音实验。两组被试,一组被试告诉他们会慢慢地增加噪音的分贝,但当感觉不能忍受的时候,可以按一个按钮,噪音就立马停止。另外一组对照组不告诉他们有这样的按钮。结果发现前一组被试可以忍受的噪音分贝明显大于后者。实验表明当我们的可控感增加时,我们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就可以提升。
所以,当我们朋友受伤或受挫了,给你一个“可控按钮”,尽管ta不一定会用它,但这会让ta感觉ta永远不是一个人。
当我们自己遭遇逆境的时候,该怎么办?
1.接受现实
就像文中一开始讲的,尽管我们希望生都可以按照“A选项”顺利进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接受现实,努力过好“B选项”。
2.看好的方面
有一对夫妻在他们外出旅行时,他们的保姆把留在家里的一个女儿和儿子杀了。这样的打击在常人看来是巨大的,但这个丈夫说一个人如果知道他为什么而活他就无所不能,他感恩他们还有一个孩子没有被杀,感恩他们夫妻感情很好,而且他们还能生更多的孩子。
确实,不管多糟糕的事情,我们都能从中看出好的方面。
3.改正错误认知
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的3P(personalization, pervasiveess, permanence)观点,即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容易产生三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它们是个人化,夸大化和永久化。
个人化指我们会误认为这件事是我们的错,比如桑德伯格会不停地对丈夫的死自责,尽管一些列的证据表明丈夫的死跟她没有关系。
夸大化指当我们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比如当她回公司上班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在会议上的表现是失控的。
而永久化就是觉得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是永远的,比如桑德伯格问亚当她的孩子会不会永远都不开心,亚当告诉她一般受过挫折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会成长得更好。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Option A is not available, so let's just kick the shit of Option B.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