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个思考的角度

两个思考的角度

作者: 时间与区间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22:54 被阅读0次

    昨天体察到有两个看待事物的角度,一个是假设你没有,那么每一次都是馈赠,自然每一都让人怀着感恩的心。让我们看看都有那些事情可以这样看。

    1. 别人的鼓励。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擅长打击人,更甚者取笑别人。鼓励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印象中从来没有人给过我鼓励,即使是有,估计也会因为太稀少而在不知不觉间给忘记了。把鼓励、赞扬、认可看作是额外赠送的,没有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很正常,有的话更好。对这样的人要珍惜。

    2. 别人的帮助。别人没有什么义务一定要帮助你的,即使是父母也不可能事事帮助你。很多人遇到困难,认为那些与之交情还算可以的人应该给自己提供帮助,结果人家没有给帮。因此非常的生气。可是思路一转之后就会彻底扭转这个局面。因为之前的自己想错了,没有什么是必须帮助的,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比如那些遇到特殊情况想在比较要好的朋友家借宿的,要知道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会因为自身的情况而拒绝的,即使那个原因在你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可是对人家来说这很重要。 帮是本分,不帮是情分。把别人的帮助看作是额外赠送的,这样会减少很多痛苦,增加很多幸福。

    3. 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新的一天,是上天赠送的。正如Ted演讲《Nature. Beauty. Gratitude.》说的那样

    You think this is just another day in your life? It's not just another day. It's the one day that is given to you today. It's given to you. It's a gift. It's the only gift that you have right now, and the only appropriate response is gratefulness. If you do nothing else but to cultivate that response to the great gift that this unique day is, if you learn to respond as if it were the first day in your life and the very last day, then you will have spent this day very well.

    这样的生命状态可能不容易达到,可是一旦是这样的活法,那么生命必然是另一个样子。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自己应该计算一下我生活了多少天了,我们有很多学习打卡的活动,为什么没有为自己的生命打卡呢?计算一下自己活了多长时间绝对有必要。我算了一下之后,原来自己已经活了8112天了,假设自己的寿命是90岁,那么相当于已经活了24.69%。当时算完我不禁心里一惊。24.69%≈25%,也就是四分之一啊,我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相当于再走三步我的生命就结束了。我之前竟然对此丝毫的没有任何的察觉!我想,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这么的差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对自己生命的旅途有清晰的感知,然后据此做出理性的决定,这样的生命才是值得过的,甚至于说这应该是最基本的。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一下子就自然而然的起来了,关于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怎么度过,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最好想一想。

    另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是这样的,假设有,虽然现在没有。

    比如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对,只要是你还有付诸行动的能力,那么就有做出改变的可能,就有希望。问题是好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创造,否则更好的人生只是镜花水月。你懒惰、不思进取,那么这样的人生真的没有希望。假设自己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那么每一天的所做都是在向着那个未来走去,而不是偏离道路,越走越远。坚信未来的自己有至少一门技能在手,比如编程、英语、写作等,那么我们每天的所做不要让这些本可以得到的东西流走。我就坚信未来的自己肯定能够掌握英语、写作、编程技能的,那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绝对会有的。对自己的未来疯狂的盲目乐观,假设自己有这些东西,那么带着满满的自信出发吧。

    再比如说人际关系上,彼此相识的两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好朋友的,都可以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我们假设先有那样良好的关系。带着这样的眼光看,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在做非常多的蠢事,在让彼此之间更好关系的可能性一步步的消失殆尽。本来可以通过更好的优化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然后结交到很多好朋友的,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截然相反。

    再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分析的。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都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个思考的角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ex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