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写作喜欢一气呵成,写完点击发布,或者简单排版就直接发表。
海明威说:任何一篇初稿都是臭狗屎。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脸一热,哎玛!原来天天写狗屎,还是臭的。一气呵成很久了,也不见长进,没有修改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初稿呢?
根据近期的学习,我总结了修改文章需要注意的几点,以你参考。
一、错别字。
写完之后首先检查一下整篇稿子有没有错别字,文章里有错别字,就如同一个美女化妆时粉底没抹均匀一样粗糙。所以你打完粉底后要对着镜子检查哪里不均匀,你写完稿子也是如此,先检查一遍,如果有错别字就要进行修改。
二、语句通顺。
1.首先是文章的每句话是否通顺,主谓宾是否都有,一句话是否是完整,这时最好是自己读出来,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读自己的稿子,更能发现文章中读不通的地方。
2.断句是否正确。检查时要看一些句子是不是没说完就加个标点符号把前句和后句隔开了。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就像吃馒头被噎着一样不舒服。所以,修改时要检查断句断的是否合适,不要一句话没说完就添加逗号甚至句号。
3.书面化文字。暂且把这点列进语句通顺里,修改时也要看自己的文字是否过于口语化,一个老师在点评我的文章时总结了我文章出现的两个口语化诟病,一点是概念口语化;另一点是整体结构的口语化。这个知识点我还需要对口语化和书面语进行进一步的区分,目前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多读经典著作。
三、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朱自清的散文《春》,简短的一篇文章就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并且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你如果一气呵成,也没问题,重点是检查时要看稿子否有一个总的文章结构支撑这篇文章,而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那样的随意留给自己看就好了,要发表还是要认真检查自己的文章结构。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根据以上几种文章结构再来看自己的文章就清楚自己的文章适用于哪种结构。
写文章是先搭结构再写文还是写文后再整理结构都没关系,看自己的喜好,重点是最后成文后结构要清晰,才会让自己的稿子更有条理性。
以上是我对初级写作修改的几点总结,如果能根据这几点进行修改,一篇“臭狗屎”样的初稿应该就会减少很多臭味,从内到外开始散发出一些芬芳。当然这是初级版修改模式,后续我会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继续总结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