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朋友聊起保险,她说她有买保险,我很惊讶。一般在农村,除了我特别亲近的朋友,即使是亲戚,我也闭口不谈保险,怕被人家当成骗子。
她说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强制储蓄,买了返还型理财险。虽然我觉得理财险性价比很低,但内心仍然十分佩服她的见识。
然而,她说,那都是结婚前买的,现在肯定不会买了。原因是家庭负担太重,要供房子、养孩子。我说,如果经济负担太大,那就优先给她老公买意外险和寿险。意外险价格便宜,一年两三百,性价比较高。他们家有房贷,为了防止万一家庭经济支柱去世,这些债务不会成为其他家庭成员的重大负担。
她说,她老公的想法是,目前除了供房子、养孩子,其他能不花就不花,他们相信命,上天都有安排。我只好说,保险主要是为了特殊情况下获得保障,而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生活刚需方面的负担确实过重,就没必要为了保险而增加经济压力。
但是,我内心依然觉得,一年两三百的意外险和大病医疗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家庭有债务的话,家庭经济支柱的寿险也有必要。如果实在觉得这些费用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就没必要牺牲生活刚需来赌这种概率事件。
可我觉得一个家庭一年几百块钱还是花得起的,只是观念问题,觉得这几百块钱到底值不值得。中国人喜欢买房,而且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所以房贷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支出。很多家庭辛辛苦苦,搭上至少两代人的血汗,就为了一套房。
如果家庭成员出现意外或疾病,以目前的医疗费用标准,一场重大意外或疾病就能在短时间内耗掉一套房甚至更多,让一个家庭两三代人的资产积累瞬间归零。
越是有钱的家庭,对抗风险的能力越强,但同时也不缺买保险的钱,反而更容易获得以小博大的保障。而越是穷困的家庭,对抗风险的能力越弱,越需要保障,反而越舍不得花钱买保险,就越容易在意外和疾病发生时,让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资产归零,甚至为负。所以穷这件事会恶性循环。
所以我觉得,虽然是概率事件,但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还是应该买一些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将其当作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