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槽值小妹 槽值 今天
每个人生活中,多少都会有一些跟父母“说不清”的时刻。
比如父母总觉得,如果不在我眼皮底下,你会走弯路。
子女却会反驳,我已经长大了,需要有独立的空间。
在别人眼中,27岁的天天,是外表光鲜的时尚公关。
掌握不少于10种社交模式,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但在母亲面前,他是一个必须时刻袒露自我的孩子。
也只有他知道,27年以来,自己都过着没有“锁”的人生。
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 《不好说特想听》小时候,天天房间的门锁一度被拆掉。
现在独住,父母事先没有打招呼,也会突然进来。
朋友调侃他,“你妈是特高科的”。
日记和手机,母亲坚持要看;
即使手机设置了密码,还是会被破解;
有时他正洗着澡,她就推门而入;
因为不放心他的工作,母亲会选择跟踪的方式来了解他;
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她介入着天天的生活。
是亲情,也是枷锁
《欢乐颂》里写道:“为了孩子,父母可以舍得一身剐,自然也会要求更高的掌控权。”
因为“我是你爸/妈”,做什么都是为你好。
血缘的羁绊,使得以爱之名的权力逻辑,似乎变得理所当然。
天天在节目中提起这样一件小事,来控诉母亲对他生活的掌握:
他平时不敢换沙发电视,所有东西都喜欢用旧的。
工作需要换电脑,母亲也会有反对意见。
天天回忆以前的经历 /《不好说特想听》他们觉得,儿子用的东西太高级了,有钱没地方花。
在镜头前,母亲问天天,你觉得我爱你吗?
天天瞬间沉默。
过了几秒,他说,我觉得是以爱的名义道德绑架,你们希望我按你们的要求去活。
心理咨询师柏燕谊曾将无休止的干涉比作“爱暴力”:把控制说成爱,是世上最大的谎言。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爱是保护。
可当这种保护越箍越紧,就是会让人窒息。
北大毕业生、留美硕士……王猛(化名)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在7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整整12年,他没有回家过年。
王猛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 微博@人民日报一篇万字长文,说尽了父母从小到大对他的“操控”。
从出生起,父母就热衷于为他包办。
他的童年是被锁在家里的。
在上大学之前,他的社交生活被“圈禁”在一个大院里。
“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
穿什么衣服,更不由他决定。
考上北大后,他以为终于可以逃离父母的掌控。
结果离家前,父母要求他跟北京的大姨通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王猛说,“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美国《时代周刊》曾报道当代父母的“过度教养”(Overparenting),即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插手他们的人生。
过度的关切,对于孩子来说,等于一种诅咒。
一旦爱逾了度,将不可遏止地滑向其对立面——隐形的暴力。
在“父母太强势是怎样的感受”的话题下,网友们袒露了自己的伤痕。
“每天都后悔来到这世上。”
“想逃离,开始新的生活。”
有读者曾给小妹留言,讲述自己的经历:
离异后的母亲有很强的掌控欲,把他视作全部。
他曾流露出要离开家独自生活的想法,母亲哭得惊天动地。
年近四十,他尚未走入婚姻。
“因为我妈不想让我找,无论找什么样的都会给我搅黄了。”
不想当别人口中的“妈宝男”,也不敢担上“不孝”的帽子,他只好不断妥协。
为了满足母亲的期待,只能放弃坚持,压抑自己。
当爱开始变得无孔不入,它已不再是本来的样子。
失去沟通权的孩子
两代人之间,思维方式不同,很容易产生隔阂。
只要愿意沟通,事情并非无解。
可一些父母早已习惯了靠权威解决矛盾。
只会居高临下地命令“你应该这么做”、“你必须这么做”。
美国心理学家萨巴瑞(Tsabary)曾提出 “自负感”的概念。
父母把“自负”塞进孩子的人生,用“自负感”代替了平等的对话和尊重。
这时,由于地位不平等,孩子受到的伤痛就难以被理解。
天天小学以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18岁时,他被母亲送到英国留学。
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母亲立下了规矩:
这之后,你和家里只有借贷关系。想要生活费,可以借,但必须还。
母亲想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 《不好说特想听》母亲觉得,儿子只有吃了苦才能成长。
给他设定好了方向,告诉他:你必须去这么做。
天天在异国他乡,靠刷盘子养活自己。
工作后,为了签订单,他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洗胃时,手里还攥着合同。
他不敢告诉家人自己的真实需求,也从没有借过母亲的钱。
因为母亲曾告诉他,示弱了,就表明是能力有限、有问题。
“我寻求你的帮助,我得不到。”
他理解母亲是要自己独立,却打心眼里觉得她的要求太高了。
“我是人,我不是神。”
他想借机会向母亲倾诉,解开两个人的心结。
但这也很难。
母亲的爱有充足的理由。
断了经济来源,是为了让他学会独立,多一份阅历;
跟踪他,是担心人身安全。
母亲其实很在乎儿子,她为天天受过的苦掉眼泪,因为两个人的争执情绪崩溃,多次道歉。
但当天天摊开心底的创伤,叙说着“我只希望被理解”。
她还是会迷惑:我想知道我儿子在做什么,这样做(跟踪)不对么?
“天天,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吗?”
“可以翻篇儿吗?”
“豁达一些,大了,成人了。”
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和期待,在瞬间都被击溃。
他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亲密关系里最重要的沟通,就这样轻易被忽视掉了。
被简单粗暴地剥夺了自主权后,倾诉不被理解,渐渐抵触沟通。
他在放弃反抗、保持沉默的同时,也在两个人之间筑了一道墙。
心理治愈剧《爱上你治愈我》中,杨飞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杨父给他报了不少兴趣班,杨飞都不想去。
他用打游戏排解心中的郁闷,杨父二话不说把他送去了网瘾中心。
这让杨飞彻底失望。
因为经常和同学打架送到精神科,医生说,他可能是心理压力过大,需要舒缓。
杨父却不以为意:“谁家的孩子不是这样长大的?真正的爷们都是委屈憋大的。”
别人都能走过来,怎么只有你出现问题?
这种归因方式,让杨飞不敢去倾诉。
甚至怀疑,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一个错误。
对孩子苦痛的不理解,把解开心结的唯一渠道堵上了。
最好的爱,是尊重孩子的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人的五种需求。
从低到高排序,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父母最容易忽视的是:和成年人一样,孩子的需求也需要被尊重。
他们渴望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被制止:“不可以”和“要听话”。
有网友在微博吐槽,和爸妈一年联系不会超过五次。
但换个头像,他们会特意发微信,霸道地要求换掉。
她愤怒又委屈。
知道自己处理事情没什么主见,所以更珍惜那一点小小的主动权。
可父母从不理解。
有网友说,对于父母的漠视和不尊重,他已经接受并且认命。
为了不再一次次地失望,只好“放下莫须有的期待”。
简单的“认命”两个字,背后何尝不是一腔无处发泄的辛酸。
做父母难,做孩子也很难。
或许,为人父母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尊重孩子的需求。
允许孩子和自己产生分歧、做出看似“偏离轨道”的选择,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作家刘瑜给刚满百天的女儿写过一封信。
她很客观地承认了自己的“自私”——孩子诞生完成了她做母亲的梦想。
给予生命,不意味着有权力掌控孩子的人生。
信中,刘瑜告诉女儿:
“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也不错。”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你发展出一个与妈妈截然不同的自我,我希望为你的独立而高兴。”
她能接受女儿有自己的想法,也接受两个人产生争吵。
这种朋友式的相处,在大多数家庭中极度缺少。
更多的亲子关系,就像上下级模式。
父母抱着管理者的心态指导孩子:“我的阅历比你丰富,很多事情应该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忽略孩子的感受,按照自己的阅历指导孩子 /《不好说特想听》可教育从来不是一个“控制”与“臣服”的过程。
父母的爱固然伟大,可只站在自我的视角思考问题,过多介入孩子的生活,会彻底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儿女需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靠父母的规划安稳度日。
如鲁迅所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和子女,都要从各自的身份中毕业。
给文章点个赞吧,得体地退场,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资料来源:腾讯新闻好雨知时工作室 《不好说特想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