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杯心态,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大学者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后,南隐一味请他喝茶,大学者则一直在表达自己对禅的理解。
南隐见状,提起茶壶为他续茶一直没停,以至于茶水四溢,流了一桌。
大学者忙喊:“大师,茶水已经溢出,不要再倒了。”
南隐放下茶壶说:“你的头脑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若不倒空,让我如何对你说禅?”
每一次读这个故事,内心都有极大的触动。装满茶水的杯子倒不进新茶,装满各种知识、理论的头脑也装不进新的知识。为此,我常以“空杯心态”自省。
跟随老师走进写作班之后,我一度茫然找不到方向。对着屏幕行文困难之时,“空杯心态”的故事又跳进了我的脑海,仔细回顾一遍,突然间明白:散文、随笔一路写来,很多知识已经固化,思路打不开,文字就流淌不出来。
于是,我把全部固有的写作知识打包,暂时放在书柜里。把最喜欢写的散文也按下了暂停键,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班的学习中。
从基础的标点符号开始,正确使用“的地得”、语句精练、少用“我”、尽量不用感叹号,挑战短文,注重逻辑,用心修改。
一路走来,终于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而拔节的这个结果,正是适时清空自己、拜师学艺、接纳建议带来的收获。
所以,写作需要“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并非全盘否定,全部倒掉。在接纳新知之前,可先将旧知储存起来,遇有矛盾,沟通解决;发现问题,及时舍弃;相互契合,保留使用。
怀抱“空杯心态”,正确使用,写作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