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没有什么“干脆的失败”,所有境遇,都只是“不一样的成功”而已。这就是价值多元的本质。
“社会转变”是个复杂且缓慢的过程,因为很多的评判已经深深的嵌在我们的脑海,以至于,根本意识不到。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道德,当作整个世界的道德,这是“思想钢印”,“钢印”日用而不知。越无知越自信。
对失败者的包容,是全社会的福祉,可以让我们自己或者孩子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不难推导出来。创新是生产力,顶尖科研项目失败的比例非常大。如果不包容失败,前行者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文化中,对失败者的第一反应,更多是怜悯。其实他们不需要怜悯,只要不以“成败论英雄”就足够了。
很多失败者非常可敬。尊重乃至于敬重那些挑战顶峰的失败者,是更好的态度。还记得北大山鹰社2002年的山难吗?
我在读的《炎症》中记载,1845年,一个先行的内科医生不断专研,激励他前行的是巨大的好奇心,但终生籍籍无名。临终时他嘱咐临床医生,“仔细研究一下我肠道中的细菌”。
几十年后,免疫学渐渐兴起。这让人想起苏格拉底对善的定义:善的本质是智慧。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5268/1d20114dee74d64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