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
经典之路—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上篇

经典之路—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上篇

作者: Memory記憶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6:23 被阅读0次
分享笔记之 ———《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上篇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所谓“ 轮廓”,就是给大家勾画出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状貌,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学的灿烂辉煌,而且,还可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更加深入地欣赏理解,古往今来的具体文学作品。

打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循着那呼吸吹动的秦汉情怀、建安风骨、魏晋风度、盛唐之音、宋元意趣、明清世情,我们会走进一个用汉语言编织的诗意世界。


一.秦汉情怀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1.古代神话

中西方文学的历史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世界中去,因为那是早期人类对宇宙、社会及自身的探索模式。

虽然神话这种艺术形式,属于浪漫主义范畴。但中国的神话却在浪漫主义表现形式之中蕴含了一种中国文学所特有的理性精神。险恶的自然环境对于农耕生活的威胁,让我们的祖先过早地告别了人类童年的天真,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成熟起了坚韧、顽强、忧患、凝重的理性精神。


2.诗经

中国是诗的国度,早期文学最发达的样式之一就是诗歌。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形成于西周至春秋前期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了这一时期约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以四言诗为主。《诗经》有“ 六义 ”: “ 风 ”、 “ 雅 ”、 “ 颂 ”、“赋”、“ 比 ”、“ 兴”。其中“风”的祝祷之辞。“赋”、“ 比 ”、“ 兴”诗表现手法,是《诗经》所开创的中国诗歌的赋比兴审美原则。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原始的文字从简单记事的,实用飞跃而为抒情言志的审美,《诗经》是成熟的标志。中国诗歌一开始就是显示出它独特的抒情格调。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的理性精神,伴着深沉迂回的情感,在亦比亦兴、曲折悠长、一唱三叹的含蓄委婉中表现出来。《诗经》的这一理性之风构成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特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散文大发展的时期。在当时“ 乐坏礼崩 ”、分葛纷繁的社会大变革中,百家蜂起,诸子争鸣,遂使散文空前繁荣。 这时的散文分为两类,一类为历史散文,以记言、记事为主。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提纲,《左传》、《国语》、《战国策》是《春秋》之后的三部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另一类为诸子散文,是一种带有强烈政治性、哲理性的论辩性散文,是百家争鸣中诸子思想的精华,代表作有《论语》、《墨子》、《老子》、《荀子》、《韩非子》、《孟子》、《庄子》等。

文学成就最高的当属《孟子》和《庄子》。


4.楚辞

在先秦北中国文学理性精神高扬的同时,南中国的楚大夫屈原开创了以楚辞为标志的充满浪漫情怀的屈骚传统。

屈原一生显示了爱国爱民、不屈不饶、嫉恶如仇、修身洁行的伟大人格。作为诗人,他将自己一生的忧愤情感和高洁志向,都塑进了他的诗歌中。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屈原在楚地原有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句式参差灵活的“楚辞 ” 体诗歌,并开创了诗歌由集体口头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屈原一生创作了《九歌》、《离骚》、《九章》等二十多首诗篇,《离骚》最突出地代表了他的诗歌风范。 在这些诗章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和民歌的比兴手法,将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描绘了一个缤纷绚丽的理想境界,以此抒发出激越昂扬的伦理情感。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与《诗经》中“ 国风 ”所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并列,形成了中国诗歌的“ 风 ”、 “ 骚 ” 传统。


5.汉赋

  从“ 骚 ”体发展而来的汉赋直接继承了楚辞的浪漫格调。赋的原意是铺陈直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汉赋长于状物叙事,宫苑山川之美,帝王围猎之盛,声色犬马之乐,都在其中给以铺张扬厉,烘托渲染。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汉赋形式上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夸张、比兴、铺叙、象征等是常用的手法,句式常以四、六言为主。汉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名家辈出,著名的有贾谊、司马相如、杨雄、赵壹等。

相关文章

  • 经典之路—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上篇

    分享笔记之 ———《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上篇 所谓“ 轮廓”,就是给大家勾画出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状貌,从中,我们可以...

  • 《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 下篇

    分享笔记之----《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 下篇 六.明清世情 随着元代正统诗文的衰落和戏曲、散曲的繁荣,中...

  • 《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中篇 ( 2 )

    分享笔记之-----《中国文学发展轮廓》 中篇 ( 2 ) 四.盛唐之音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唐诗,《全唐诗》近五...

  • 《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中篇

    分享笔记之—《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中篇 二. 汉魏风骨 风骨,始于魏晋品评人物,后移用于评价文学,指的是作家的情感...

  • 读书打卡 day63/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十七章 经典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

  • 读书打卡 day82/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三十六章 经典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

  • 中国文学史上100句经典的情诗

    中国文学史上100句经典的情诗

  • 读书打卡 day66/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二十章 经典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寒假导读】经典常谈之《诗经》,由来发展序有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起点。 《经典常谈》谈了诗经中的源头、发展历程、诗序的教化功能等。 读这...

  • 读书打卡day60/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十四章 经典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之路—中国文学发展轮廓之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ssohtx.html